咏史三十一首(其十七)

珍重侍中血,溅衣勿浣也。

孝惠且知之,何况进此者。

今人多泰准,七尺肯轻舍。

安危难可期,所恃有佳马。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首句“珍重侍中血,溅衣勿浣也”以“侍中血”象征忠诚与牺牲,强调了这种精神的珍贵与不可磨灭。接着,“孝惠且知之,何况进此者”,通过类比,指出即使是孝惠帝这样的君主都能理解并尊重这种牺牲,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今人多泰准,七尺肯轻舍”则转向现实,批评当代人对于忠诚与牺牲的轻视,认为人们往往不愿意为了理想或信念而付出代价。“安危难可期,所恃有佳马”则进一步探讨了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人们依赖的可能只是表面的物质条件,如“佳马”(优秀的马匹),而非内在的精神品质和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诚、牺牲以及内在精神价值的重视,同时也对社会风气中的轻率与短视提出了批判。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八)

邓艾下巴蜀,汉使跪奉玺。

王浚入石头,吴行舆榇礼。

晋怀迫胡骑,不获浮雒水。

步出华林园,追执如犬豕。

乐此不思蜀,蜀技徒靡靡。

先人坟墓在,西悲讵能已。

语何似却正,诚有如尊旨。

南方待陛下,设座亦复尔。

凿目剥面皮,此事何等理。

臣有弑其君,则加此刑耳。

骨肉何自残,大汉运将启。

故递相驱除,殆为天所使。

一则令充愧,一则令聪喜。

一令昭绝倒,无情乃至此。

安乐如冻蝇,痴呆故莫比。

归命颇倔强,利口如虿尾。

悲哉平阿公,岂曰词令美。

摇尾空乞怜,不救青衣耻。

总之亡国君,无一而可矣。

堂堂烈丈夫,敬为社稷死。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九)

晋室胡然东,起于镇建业。

露次躬甲胄,遍移四方檄。

稽留斩督运,北征期刻日。

推心司马导,每事必咨决。

江河既云异,神州宜戮力。

何至作楚囚,言之殊激烈。

究竟君臣间,复雠不甚切。

初无大机用,小小自树立。

接士则以谦,足用则以啬。

政事以清净,主谋技粗毕。

尔时有心人,吾敬祖生逖。

纠合谱骁健,言于安东曰。

戎胡毒中土,遗民苦残贼。

人皆思自奋,命将出师急。

诚使如逖者,部署相统率。

望风争响应,岂患无豪杰。

渡江抵中流,慷慨歌击楫。

誓必清中原,不信如皦日。

先是两主簿,司州同寝息。

此声非恶声,起舞自中夕。

良马轻著鞭,果先刘越石。

尝闻伐猃狁,诗人美尹吉。

所以能成功,张仲在君侧。

然则士雅军,岂非茂宏责。

当其初遣时,应请聊塞白。

簿具千人廪,布止三千疋。

起冶自铸兵,铠仗曾不给。

迄夫驻雍邱,甘苦共士卒。

约已务施予,新附勤抚纳。

经略河以南,荡焉剪荆棘。

练兵仍积谷,指顾取河北。

国将有内难,王刘方搆隙。

大功知不遂,怏怏抱病殁。

江左遽偏安,不思进咫尺。

谁料王丞相,衰飒至此极。

其心爱一隅,用之恐并失。

幽冥逢镇西,可能无愧色。

即今寰海沸,龙蛇正杂遝。

咿喔邻鸡鸣,时贤酣枕席。

我此一瓣香,敬为豫州爇。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

谁最平峻功,共推陶士行。

砥柱咸和閒,敛膝无攲倾。

朝暮运百甓,习劳惜分阴。

木屑暨竹头,综理纤悉能。

赫然生八翼,乘风上天门。

每思折翼梦,满盛惧不胜。

明鉴似魏武,忠顺似孔明。

投袂歼跋扈,咄嗟定江陵。

默也杀方州,用为方州尊。

向令害宰相,宰相亦所应。

贻书王茂宏,俊快尤绝伦。

第就入讨峻,未若温太真。

赴难死同仇,宁以疆场分。

进如石投卵,切齿恨稍伸。

若复召兵返,是败于几成。

征西深感悟,戎衣辄兼程。

石头欲西归,旋踵与祸邻。

譬如骑猛虎,中下不并存。

义旗将回指,慎毋撄众心。

征西愈感悟,分米饷峤军。

未功先拜官,骠骑命敢闻。

洒泣誓登舟,臣等受国恩。

济则与同祚,不济当死身。

大书峤似侃,一字皎日星。

前此闻敦谋,谬为恭且勤。

盛称钱世仪,满腹皆精神。

饯别起行酒,凤饮未及唇。

手版坠其帻,阳醉加色声。

京尹无后言,安坐□讨敦。

最初诣建康,特遣繇刘琨。

晋祚虽云衰,天命犹未更。

我整河朔师,江南惟赖卿。

劝进岂细故,胜任非他人。

不忠故非孝,灿灿在孝经。

既至苦请归,亦念慈母恩。

世梗道途涩,梓宫稽奉迎。

绝裾遂永诀,此恨何时平。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一)

卡家尚书令,督军拒清溪。

背痈正新愈,苦战力不支。

二子亦阵亡,其母哭抚尸。

父忠子尽孝,死也甘如饴。

导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规。

嗣皇尚未立,岂臣辞疾时。

又请免导官,亏法而从私。

事虽寝不行,举朝严惮之。

诸子宏风流,鄙吝非壶谁。

宁如含瓦石,放达非所期。

悖礼伤教化,倾覆实在兹。

乃信死难臣,平日谏诤姿。

忠孝萃一门,可以悟脩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