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一)

卡家尚书令,督军拒清溪。

背痈正新愈,苦战力不支。

二子亦阵亡,其母哭抚尸。

父忠子尽孝,死也甘如饴。

导非社稷臣,正色曾箴规。

嗣皇尚未立,岂臣辞疾时。

又请免导官,亏法而从私。

事虽寝不行,举朝严惮之。

诸子宏风流,鄙吝非壶谁。

宁如含瓦石,放达非所期。

悖礼伤教化,倾覆实在兹。

乃信死难臣,平日谏诤姿。

忠孝萃一门,可以悟脩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尚书令在国家危难之际,身患重病仍坚持督军作战,直至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其子亦随父战死沙场,母亲悲痛抚尸。诗中赞扬了父子二人忠孝两全的高尚品德,即使面对死亡也甘之如饴。同时,诗人也对这位尚书令的正直品行和谏言精神表示了高度肯定,认为他虽非社稷之臣,却能坚守原则,即使在嗣皇未立之时,也不辞疾推卸责任,甚至请求免除自己的官职以维护法律公正,尽管此举未能实行,但已让朝野上下敬畏。诗中还提到其家族成员的风流雅量,与父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最后,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强调了忠孝并重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收录诗词(167)

黄毓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二)

散骑常侍辛,所闻谊至高。

挥手谢太常,报画甚琼瑶。

物极反必然,致至危是招。

宜乘兹大捷,归命于天朝。

诚廉附繇夷,上寿享松乔。

冉闵亦自道,吾属故晋髦。

迎惊都洛阳,分任州郡劳。

因势可就功,名贤或易操。

陇西义不食,是身等秋毫。

至今想其风,使人意也消。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三)

楚之谋复雠,亡命汝颍间。

刺客未得当,深夜称疾眠。

果自赍药从,情意殷殷然。

客乃出匕首,以其状告焉。

将军裕所忌,努力自保全。

仍以身事之,出入相周旋。

寄语涉世人,逆亿何足贤。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四)

亦知袁景倩,不敌萧道成。

正如一木支,无救大厦崩。

顾谓其子最,名义古所敦。

汝不失孝子,我不失忠臣。

尔时刘尚书,父子亦殒身。

百姓为之谣,可怜石头城。

石头真可怜,褚渊空复生。

举止有如此,何面堪向人。

不能杀袁刘,寒士分固应。

出语胡不避,功曹名至今。

形式: 古风

咏史三十一首(其二十五)

侯景陷吴兴,太守书生耳。

战败整衣坐,视死如脱屣。

吾忝任专城,朝廷危至此。

不能力匡复,是则深可耻。

景犹怜悯之,欲存其一子。

自分吾一门,己在鬼录里。

安能就尔胡,乞恩以贷死。

世人恶无后,苟活聊尔尔。

侧闻张也风,亦可少愧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