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鹦鹉洲》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探访鹦鹉洲时的感慨与思考。鹦鹉洲,位于长江中游,因传说鹦鹉在此栖息而得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之地。
首句“朝发汉阳郭,言访鹦鹉洲”,开篇即点明了行程,诗人清晨从汉阳出发,前往鹦鹉洲探寻。接着“沙浮草萋碧,中有万古愁”两句,以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碧绿的草丛中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哀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凝重的氛围。
“我昔悲正平,怀刺无所投”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对正直之人的悲叹,表达了对无法找到知音的无奈与失落。“继复愧正平,随地成羁留”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身处乱世,也渴望坚守正直,却往往被现实所束缚,难以实现理想。
“依人而嫚骂,若与性命雠”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指出那些看似依附他人的人,实际上却以恶言相向,如同仇敌一般。“惜不死奸操,深计为所售”表达了对奸诈之人的愤慨,惋惜自己未能像正直之人那样果断行事,避免被阴谋算计。
最后,“士生处乱世,无才匪深忧”总结了诗人对身处乱世的士人的普遍忧虑,认为在动荡的时代,无论是否有才华,都难以避免内心的困扰。“竖子亦已矣,俯仰悲千秋”则以对小人的讽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悲剧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探访鹦鹉洲的经历,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反思,以及在乱世中坚守正直、追求理想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