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

朝发汉阳郭,言访鹦鹉洲。

沙浮草萋碧,中有万古愁。

我昔悲正平,怀刺无所投。

继复愧正平,随地成羁留。

依人而嫚骂,若与性命雠。

惜不死奸操,深计为所售。

士生处乱世,无才匪深忧。

竖子亦已矣,俯仰悲千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鹦鹉洲》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探访鹦鹉洲时的感慨与思考。鹦鹉洲,位于长江中游,因传说鹦鹉在此栖息而得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之地。

首句“朝发汉阳郭,言访鹦鹉洲”,开篇即点明了行程,诗人清晨从汉阳出发,前往鹦鹉洲探寻。接着“沙浮草萋碧,中有万古愁”两句,以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碧绿的草丛中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哀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凝重的氛围。

“我昔悲正平,怀刺无所投”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对正直之人的悲叹,表达了对无法找到知音的无奈与失落。“继复愧正平,随地成羁留”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身处乱世,也渴望坚守正直,却往往被现实所束缚,难以实现理想。

“依人而嫚骂,若与性命雠”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指出那些看似依附他人的人,实际上却以恶言相向,如同仇敌一般。“惜不死奸操,深计为所售”表达了对奸诈之人的愤慨,惋惜自己未能像正直之人那样果断行事,避免被阴谋算计。

最后,“士生处乱世,无才匪深忧”总结了诗人对身处乱世的士人的普遍忧虑,认为在动荡的时代,无论是否有才华,都难以避免内心的困扰。“竖子亦已矣,俯仰悲千秋”则以对小人的讽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悲剧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探访鹦鹉洲的经历,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反思,以及在乱世中坚守正直、追求理想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汉江晓发

露白葭苍候,江清汉广间。

五更乘晓月,一路看秋山。

鸥梦先人觉,云心比客闲。

乾坤此空阔,放棹未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武昌杂诗(其二)

由来作镇末堪都,花草吴宫又废墟。

江汉欲浮天地外,山川浑老战争馀。

细驴衔尾心空壮,铁锁沉沙计早疏。

我喜时清久延眺,未因贪食武昌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武昌杂诗(其三)

夹岸双城陡翠微,登临谁与共清晖。

更无老子连床话,敢望仙人跨鹤飞。

岭上凤凰归末得,月中乌鹊去何依。

汉阴咫尺愁相望,何日劳生此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黄州

青山壁立浪飞银,堞雉杈枒瞰水滨。

隔岸武昌犹有树,下流彭蠡渐无津。

只应风月归吾辈,谁见功名似昔人。

解唱大江东去曲,苏公真是再来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