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雅言古柿山房卷

山房栽柿久成林,手泽传芳直到今。

根与芝兰同长养,叶连椿桂共萧森。

霜明秋色垂朱实,雨过春云结翠阴。

每见奇材常辈出,应知先德种来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何雅言先生所居之古柿山房的景致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首联“山房栽柿久成林,手泽传芳直到今”,开篇即点明主题,山房内种植的柿树经过多年培育,已蔚然成林,其间的辛勤耕耘与美好传承得以延续至今。这里不仅赞美了柿树的生长茂盛,更寓意着何雅言先生的智慧与努力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颔联“根与芝兰同长养,叶连椿桂共萧森”,进一步描绘了柿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芝兰、椿桂等植物与柿树共同生长,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暗喻了何雅言先生与周围文人雅士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滋养的关系。

颈联“霜明秋色垂朱实,雨过春云结翠阴”,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柿树在不同季节中的美丽景象。霜降时分,红果累累,春雨过后,绿荫浓密,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何雅言先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尾联“每见奇材常辈出,应知先德种来深”,总结了何雅言先生对后世的影响。每当见到杰出人才的涌现,人们都能感受到何雅言先生深厚德行的深远影响,如同他亲手种植的柿树,历经岁月仍能结出累累硕果。

整首诗通过对古柿山房的生动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颂扬了何雅言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对后世的深远贡献,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深处为刘孟功题

万竿森立草堂前,门巷迂回小径穿。

席展翠阴留客醉,诗题玉节许僧镌。

未秋已觉凉生袂,清夜那知月在天。

老我情怀怕萧索,却疑风雨若为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茅屋为秋风所破有作

西风昨夜起狂颠,捲我茆斋屋顶穿。

红日迸光来枕上,白云拖影到床前。

破铛煮茗煎明月,古砚濡毫蘸碧天。

一夜寒窗浑不寐,寸心直至斗牛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淮安送周文威归吴

我昔送君君挈家,君今回棹我天涯。

萍踪又向几时会,蒲质共惊双鬓华。

淮海雨晴潮涌日,边城春暮雪漫沙。

江南最是关情处,茅屋暖风开杏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赤壁图

当年坡老谪黄州,与客曾从此地游。

箫舞潜蛟幽壑底,船迎孤鹤断矶头。

半篷月色冰轮晓,万顷波光玉宇秋。

三国英雄谁复在,一樽还为酹江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