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十景(其二)龙泓洞

远通罗刈国,近接梵王台。

海客然犀入,山人采乳回。

林间无日月,地底有风雷。

闻道蜿蜒去,寒潮自往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泓洞这一自然奇观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穴内外的神秘与壮阔。

首句“远通罗刈国,近接梵王台”,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龙泓洞的地理位置,仿佛它连接着遥远的国度和神圣的梵天之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海客然犀入,山人采乳回”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两种不同身份的人进入洞穴的情景。海客手持犀角灯深入洞中,山人则可能在洞内采集珍贵的乳石后返回,两幅画面相互映衬,展现了洞穴的神秘与价值。

“林间无日月,地底有风雷”进一步渲染了洞穴内部的环境,暗示了其与外界截然不同的自然状态,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的世界,充满了未知与奇幻。

最后,“闻道蜿蜒去,寒潮自往来”两句,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洞穴深处的水流,仿佛一条蜿蜒的河流在洞中流淌,而寒冷的潮水则不断地在洞内外循环往复,增添了洞穴的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泓洞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鹫十景(其三)葛洪井

洗药源头路,通人有石门。

水涵青壁静,云与紫崖奔。

鼓翼朝飞鸟,连肱夜饮猿。

仙翁今不见,濯足弄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灵鹫十景(其四)合涧桥

横水东西落,幽人日夜过。

宛宛龙赴壑,隐隐鹊填河。

缅想赤城路,潜通沧海波。

远公不送客,芳草涧边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灵鹫十景(其五)连岩栈

危栈梯空上,人行香霭中。

险应踰鸟道,幽已出龙宫。

日月三天近,风云一径通。

何时倚飞翠,极目送孤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灵鹫十景(其六)饭?台

猿父识?性,身与群猿居。应同支遁马,岂赋狙公狙。

共息贝多树,时分香积厨。

黑衣今不至,长啸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