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椒酱(其一)

菫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

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

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

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老成。

形式: 古风

翻译

堇荼在不同的地方味道不同,姜和桂越老味道越辣。
人们说申椒能变化无常,但我认为芳香的草木本质永不消亡。
自古以来,祭祀中都用它来献上美德的香气,它的气味能通达神明。
一开口笑就露出真面目,希望你点拨我,让我从佛道中有所领悟。

注释

菫荼:一种植物,这里泛指苦涩的草药。
易地:在不同的地方。
味不甘:味道不甜。
姜桂:姜和桂,都是常用的香料。
愈辣:变得更辣。
申椒:一种辛辣的植物。
变化:变化无常。
苾芬:芬芳的草木。
终不灭:永远不消失。
郊庙: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
荐德馨:献上美德的香气。
气味:香气。
通神明:与神明相通。
开口一笑:一开口笑。
露眼睛:露出真实的样子。
望君:希望您。
点化:启发、引导。
佛老成:佛教或道教的修行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的《谢惠椒酱(其一)》,主要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朋友赠送的椒酱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菫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以菫荼和姜桂的变化,暗示椒酱虽来自不同地方,但其独特的风味让人难以忘怀,如同朋友情谊的深厚。接下来,“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进一步强调椒酱的持久香气,寓意朋友的品德如椒一般历久弥新。

“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一句,将椒酱与祭祀中的敬神之礼相联系,赞美了朋友的美德如同祭品般具有神圣感。最后两句“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老成”,则以幽默的方式,希望朋友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影响周围的人,如同佛道中的点化,让人心灵得到提升。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是对椒酱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深沉寄寓。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题龟峰

三十二峰峰最高,脚踏高处真人豪。

远观灵山一培嵝,俯视彭蠡无波涛。

眼明始见沧海阔,心閒却怜人世劳。

后百千年谁独立,万古一览皆秋毫。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赠何古梅学医

永州何仙药最灵,神丸能溃邕州城。

广西两道载清平,百万赤子荷更生。

笙鹤一去二百年,东南忽变为腥膻。

为血为肉生灵苦,在者疮痍何日痊。

上界真人有同性,不学神仙学孔孟。

有术医国无人知,要为吾民救微命。

察脉肥瘦韩子精,论疾阴阳子产明。

神功端不让思邈,古道依然如宋清。

得钱卖药少取利,无钱乞药喜舍施。

好客来时入酒垆,无朋终日阅书市。

忆昔民生三皇前,下寿无疾享百年。

神人妙用不可见,《本草》、《灵》、《素》犹有传。

古云医不通三书,世上断不服其药。

如君胸中有炎、黄,冷笑三书尽糟粕。

我闻上帝最好生,活人功多朝玉京。

请看耆叟至陶葛,神仙多是良医成。

东西干戈二十秋,人无贫富眉长愁。

千人幸有一人在,到处呻吟无歌讴。

遗黎若要家平康,但愿良医自天降。

不龟手药有灵时,好看良医作良相。

形式: 古风

赠画梅吴雪坞

冷凝寒极雪漫漫,天下无人知袁安。

起来门首问梅竹,吾友可以话岁寒。

岁寒心肠如铁石,不与万物同摧残。

有时醉中画梅竹,洪钧只在掌握閒。

人生莫与天争巧,上帝一见开笑颜。

八极俗物不足道,千年陈人无可观。

谁能奈得此雪过,春风去后终须还。

千红万紫争烂熳,梅竹携手隐空山。

皋陶庭坚不祀苦,程婴杵臼存孤难。

岂无当门独立者,五更风雪不相干。

上帝慈仁须动念,醒来红日上三竿。

形式: 古风

赠道士阮太虚何存斋

六道四生苦,何人不烦恼。

官人自做官,道人自修道。

相逢不下马,各自寻蓬岛。

前生非亲契,今生如何好。

本来无因缘,安得有果报。

来非人捉来,到是天送到。

我若不呈丑,道教一齐倒。

春风缚不住,秋月蚀愈皎。

莫登时贵门,谈天恨欠早。

对面不相识,开口便激恼。

譬如弄杂剧,徒取傍人笑。

道我是风颠,知我已明了。

莫愁我饥渴,天厨食自饱。

真宰善解家,未敢与人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