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其十四)

以字不是八不成,无言童子笑忻忻。

优昙华现人间瑞,鼻孔通天嗅不闻。

日月不到处,特地好乾坤。

形式: 偈颂

翻译

字不是八不成,无言童子笑忻忻。
优昙华现人间瑞,鼻孔通天嗅不闻。
日月不到处,特地好乾坤。

注释

字:字。
不是:不是。
八:此处可能象征多或完整。
不成:无法形成或完成。
无言:沉默不语。
童子:小孩子。
笑忻忻:开心地笑。
优昙华:传说中的稀有植物,比喻难得的好事。
现:出现。
人间瑞:人间吉祥的象征。
鼻孔:鼻子。
通天:直通天空。
嗅不闻:闻不到。
日月:太阳和月亮。
不到处:光线照不到的地方。
特地:特意,特别。
好乾坤:美好的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宁的作品,名为《偈六十三首》中的第十四首。诗人以独特的禅意表达对世间万象的观察和感悟。

首句“以字不是八不成”,看似文字游戏,实则寓言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和构造,缺一不可。“无言童子笑忻忻”,描绘了一个不言自笑的孩童形象,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欢喜,无需言语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优昙华现人间瑞”借用佛教中的稀世之花——优昙花,比喻难得的吉祥之事或佛法的显现,暗示世间虽有短暂的奇迹,但不易察觉。“鼻孔通天嗅不闻”,进一步强调了微妙难寻的境界,即使神通广大,也难以触及。

最后一句“日月不到处,特地好乾坤”,表达了诗人对隐秘幽深之处的赞赏,认为那些被常规忽略的地方,反而有着别样的宁静和美好,寓意人生的真谛可能在平凡中被忽视,需要用心去体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景象和禅宗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三首(其十二)

熙熙风景不相饶,免见丹霞把佛烧。

莫谓开炉无一事,汾阳扇子手中摇。

祖师密旨,杳绝纤埃。应用无私,匪亏时节。

寒时寒,热时热。木佛放光明,院主生忻悦。

绢扇足风凉,衲僧摇不彻。

分明漏泄天机,底事因何不瞥。

若也玄关拨转,自然心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远事,岂从葱岭带将来。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十一)

问答尖新逞峻机,如将画饼要充饥。

纵经尘劫空劳力,争似忘言合大虚。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十)

时光迅速,不与人期。刹那异世,早见岁除。

未明心地,难免狐疑。

设使问似百川竞注,答如大海吞流。

古佛堂中,都用不著。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九)

禅人莫莽卤,二月又初五。

透彻祖师关,一句该今古。

春色无高下,园林花木红。

总持门大启,何处觅圆通。

休问迷逢达磨,须知垂手尘中。

踏翻厚地,刺破虚空。人天榜样,佛祖家风。

敢与龙王斗富,自他兼济何穷。

翻身不露迹,直上妙高峰。渠无面目,三界为家。

解把过头杖,逢春点异花。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