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顶呈试可邦直

伟哉中国擅五岳,巍巍崧高据其尊。

四时百辟尽朝会,云幢烟盖来追奔。

自馀众阜何足数,扰扰罗列真儿孙。

秋霖乍开原野净,隆曦破海浮朝暾。

渊明旷达不事事,胜日结客游山樊。

山腰下马蹑风磴,杖屦诘曲跻巑岏。

窗经玉女猿鸟寂,石漱飞浏鸣潺湲。

长松吟风和哀响,肌肤凛栗凄神魂。

行穷绝顶已晡侧,云烟为我开馀昏。

昂头去天惊尺五,星斗历历俯可扪。

超然拟与人世绝,彷佛有路通昆崙。

洛阳奇峰三十六,领略并入一眼吞。

平生方寸喜壮观,兹游气豁殊轩轩。

二豪词笔有馀地,请赋杰句留山巅。

风流便可付千载,欧梅尹谢相与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以“伟哉中国擅五岳,巍巍崧高据其尊”开篇,赞美了中国五岳之雄伟,其中嵩山尤为尊贵。接着,“四时百辟尽朝会,云幢烟盖来追奔”两句,生动描绘了四季更迭、群山朝拜的壮观场景。

“自馀众阜何足数,扰扰罗列真儿孙”则将其他山峦比作嵩山的众多子孙,突出了嵩山的地位。接下来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秋霖乍开原野净,隆曦破海浮朝暾”,展现了雨后初晴、阳光破晓的清新景象。诗人又以陶渊明的旷达精神自比,结伴游山,体验自然之美。

“山腰下马蹑风磴,杖屦诘曲跻巑岏”描述了登山的过程,山路曲折,但诗人不畏艰难,最终到达山顶。“窗经玉女猿鸟寂,石漱飞浏鸣潺湲”则通过静谧的环境,衬托出山顶的宁静与清幽。长松吟风,让人心神俱静,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行穷绝顶已晡侧,云烟为我开馀昏”写出了诗人登顶后的喜悦,云雾散去,夕阳余晖洒满大地。最后,“昂头去天惊尺五,星斗历历俯可扪”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仿佛能触及星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

全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彦龄承务还河内

武陵王郎高韵度,鞍马四方在定住。

眼随泉石便吟哦,咳唾珠玑不计数。

我亦悠悠事不羁,浪萍风梗随安之。

少室山前石兰若,邂逅便与同襟期。

兴来岸帻一长啸,清声激越穿云峤。

竹林故事独未泯,人物如君独高调。

秋风猎猎促鸣蝉,归路千山入马鞭。

白袍乌袖宜图画,不羡襄阳孟浩然。

形式: 古风

寄宗室周臣观察

帝胄天孙多茂良,似公人物更难方。

诗书自负青云器,风月能收古锦囊。

科斗雷文陈几席,鳞衣蚁食耀杯觞。

都城邂逅倾迟素,崧少归来一梦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宗室公震防禦画后

错莫江云结暝阴,归飞宿翼半浮沉。

毫端领略无遗种,想见雍容物外心。

蒹葭照雪含馀润,古木欃天气老成。

山谷不来居士死,何人为子一题评。

形式: 古风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其一)

经纶志业终不试,晚岁收功翰墨林。

偶向僧坊委陈迹,每经风雨听龙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