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日途中》由元代诗人刘秉忠所作,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联“半纸功名满地愁,都教白了少年头”,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功名的虚幻与人生的短暂、愁苦交织在一起。半纸功名,象征着追求的成就,却换来了满地的愁绪,使得原本年轻的头颅也早早地染上了白发。这种对功利与时间流逝的感慨,直击人心,让人不禁反思人生的价值所在。
颔联“早应未拜曹参相,终不当封李广侯”,进一步深化了对功名的探讨。这里借用历史典故,以汉初名臣曹参和汉代名将李广为例,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曹参相位显赫,李广战功卓著,但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未能达到这样的高度,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颈联“曲水乱山红树晚,西风残照白云秋”,转而描写了一幅秋日途中的自然景色。曲水蜿蜒,乱山起伏,红树点缀其间,夕阳西下,云霞映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这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更迭,也暗喻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
尾联“归鸦一片投林去,自笑劳生未解休”,以归鸦投林的场景结束全诗,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写照。归鸦象征着回归与结束,而诗人却在自嘲中表达出对忙碌一生、未能真正解脱的无奈与感慨。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绪的总结,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
综观全诗,《秋日途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人生、自然与自我反思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