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伊水宿宝应寺

日夕车马烦,路绝临清伊。

云光与水色,极望相逶迤。

饮马清泠泉,凉风吹人衣。

白石可历数,游鱼仍俯窥。

浅濑乍褰裳,榜舟亦迟迟。

古木号乱蝉,白鸟时独飞。

上方两高阁,向水双朱扉。

迢迢际烟霞,安得青云梯。

暝投中峰宿,四山凝夕霏。

钟鸣众禽寂,孤灯明翠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涉伊水至宝应寺的旅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日夕车马烦,路绝临清伊”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驾车经过,道路尽头是清澈的伊水。接着,“云光与水色,极望相逶迤”写出了云彩与水面的倒影相连,延伸至远方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

“饮马清泠泉,凉风吹人衣”描述了诗人饮水解渴后,凉风拂面的清爽感受。随后,“白石可历数,游鱼仍俯窥”则通过观察石头上的纹理和水中游动的鱼儿,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

“浅濑乍褰裳,榜舟亦迟迟”表现了诗人涉水前行的场景,以及乘船时的悠闲状态。接下来,“古木号乱蝉,白鸟时独飞”描绘了林间蝉鸣与白鸟飞翔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上方两高阁,向水双朱扉”描绘了宝应寺的建筑特色,高阁与朱门映衬在水边,显得庄重而雅致。“迢迢际烟霞,安得青云梯”表达了诗人对高处美景的向往,却感叹难以攀登。

最后,“暝投中峰宿,四山凝夕霏”写出了夜幕降临,诗人投宿于中峰的情景,四周山峦笼罩在暮霭之中。“钟鸣众禽寂,孤灯明翠微”则以钟声和孤灯的亮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弹乌

夷羿射赤日,霍然落天衢。

独成万世名,皆曰摧九乌。

逼仄慨时俗,臂射妨四禺。

谁能雏鷇间,计校死与枯。

孰谓党频频,莫黑相为徒。

何用知雌雄,攫肉争欢呼。

控弦非百钧,投丸匪明珠。

弃捐不俟时,讵比墉隼诛。

矫翼似知机,回空如改图。

但使庭户清,何必残尔躯。

念无网罗祸,宁当怨除驱。

吾庐正深沈,嘉木多桐梧。

萋萋映朝阳,会待鸾鹓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雪中退朝与诸同舍登秘阁

密雪晦空曲,天作白玉京。

都城百万家,漠漠浮云生。

束带听鸣鸡,谒帝开承明。

脱身尘埃外,自觉肌骨轻。

归从诸仙子,笑语来蓬瀛。

仰望策府高,天禄郁峥嵘。

步登云蜺表,俯视朝日晴。

寒门杳无涯,珠宫联五城。

珍木比后凋,冥鸿亦同声。

还因阊阖风,共此夷旷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清涟阁

平湖侵危台,天水相竞入。

萦回古屿间,空阔众境集。

大邦屏东南,开府记百十。

胜游虽日来,面势忍遗葺。

能声绍岂弟,敏政常暇给。

喜闻栋梁新,甫见规模立。

横空眩藻丽,构迥愁嶪岌。

居然心意会,似匪人谋及。

草树亦增华,神明非旧习。

青凝夕霏翠,冷激回风湿。

去鸟指暝飞,潜鳞视幽蛰。

达生贵夷旷,外物辞妄执。

皋壤正欣然,苍波仍可挹。

虽云吏隐最,世复登贤急。

徒使棠树诗,千秋意相袭。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岁寒谷(其一)

高松含悲风,绿竹带凝雪。

碧落翻怒涛,深崖堕寒月。

萧条非人境,合沓隐城阙。

爽气露草木,精神立毛发。

初无隐居迹,似为吾人发。

世事谁得捐,相从理营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