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九首(其六)

步出涌金门,所见土花碧。

徘徊衣上月,感此美人夕。

美人胡不归,月落江水白。

寒潮已复去,海马晓无迹。

万弩射鲸鱼,骇浪接天赤。

空闻鲁仲连,孤感横八极。

哀哀精卫石,填海竟何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步出涌金门,所见土花碧”描绘了诗人走出涌金门后,所见到的景色,以“土花碧”三字,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又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接下来,“徘徊衣上月,感此美人夕”,诗人独自在月光下徘徊,月光洒在衣裳上,不禁让人联想到“美人夕”,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美人胡不归,月落江水白”,诗人发出疑问,为何美好的事物不能长久停留?随着月亮的落下,江水变得一片洁白,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接着,“寒潮已复去,海马晓无迹”,寒潮退去,海马的踪迹也消失在清晨的宁静中,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万弩射鲸鱼,骇浪接天赤”,这句描绘了壮烈的场景,万箭齐发,鲸鱼挣扎,波涛汹涌,直至天际都染上了红色,象征着力量与斗争,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残酷的无奈与抗争。

“空闻鲁仲连,孤感横八极”,诗人引用鲁仲连的故事,表达了自己虽有抱负却难以实现的孤独与感慨,仿佛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自己一人在思考与挣扎。

最后,“哀哀精卫石,填海竟何益”,精卫填海的故事被引用,精卫鸟虽然坚持不懈地用石头填海,但最终却无济于事。这不仅是对个人努力与命运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追求与现实局限之间冲突的隐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

滕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

  • 字:玉霄
  • 籍贯:黄冈(今属湖北省)
  • 生卒年:1308—1323

相关古诗词

感寓九首(其七)

赠客黄金羁,劝客白玉卮。

昔我亦为客,得此慨不辞。

小草戏其出,槟榔笑其饥。

相识何所无,所乐心相知。

平生数公子,腰下珊瑚枝。

冥冥或相隔,寤寐恍见之。

无丝绣平原,无金铸钟期。

秋风山阳笛,泪落不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寓九首(其八)

赠我火浣席,报君吉光裘。

一笑结意气,呼酒黄鹤楼。

神交岂待语,与子为天游。

携手阆风观,濯发扶桑洲。

下俟侠少年,笑嬉藏怨尤。

世无羊尤烈,风雪且自谋。

东井不可酌,天驷岂服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寓九首(其九)

船头书十乘,船尾酒百壶。

酒尽书在眼,落月如明珠。

忽悟八阵法,纵横如河图。

惜哉经世士,未有窥唐虞。

季子相六国,所见惟阴符。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题东坡书楚颂卷

欧公家颍川,坡老田阳羡。

是皆非吾土,而乃此留恋。

种橘知何时,何时归去兮?

归而谋之妇,惜无李衡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