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世事从来无据,人生自古难凭。茫如天水有云萍。

聚散任他形影。每怪东阳瘦损,常嗤骑省多情。

如今我也瘦棱棱。却喜青青两鬓。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的《西江月》,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世事无常和人生难以凭依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超然与豁达。

“茫如天水有云萍”一句,以天水之广阔比喻世事之变幻不测,而云萍则象征着人生如浮云一般,无处安放。这两者相映成趣,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聚散任他形影”则更进一步地表现出一种宿命论和豁达的情怀。诗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聚集与离散,人与人的缘分亦是如此,我们应该顺其自然,不必过于悲喜。

接下来的两句“每怪东阳瘦损,常嗤骑省多情”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东阳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或心灵状态,瘦损则是外在世界给予个人的伤害与磨难。而“常嗤骑省多情”一句,则是在自嘲式地表达对过去那些执着和感伤的反思。

最后两句“我也瘦棱棱,却喜青青两鬓”,则是诗人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霜之后,仍能保持一份从容与乐观。尽管外表可能因岁月而显得瘦弱,但内心却依然充满活力和希望。两鬓如同青年时期的黑发一样,虽然已经变得灰白,却仍旧是诗人精神状态的一种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西江月》通过对世事无常和人生难凭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境遇的自嘲与反思,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生命智慧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叹世

浮利虚名,算来何用,蜗角蝇头。

笑劳生一梦,两轮催逼,脆如朝露,轻若春沤。

有限精神,无穷世路,劫劫忙忙谁肯休。

堪惊叹,叹痴人未悟,终日营求。百年光景云浮。

把意马心猿须早收。

有真仙秘诀,飧霞导引,丹砂铅汞,早与身谋。

闲是闲非,他强我弱,一任从教风马牛。

还知道,上蓬莱稳路,八表神游。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念奴娇.次人韵

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

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

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

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

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

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

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次韵范正之柳絮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富池岸下

人在空江烟浪里,叶舟轻似浮沤。

此心无怨也无忧。汉江迷望眼,衮衮直东流。

两岸荻芦青不断,四山岗岭绸缪。

晚风吹袂冷飕飕。谁知三伏暑,全似菊花秋。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