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鍊师

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

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

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

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一生的朋友如同金石般坚固,却流落在辰州这个地方。
我已经在这里做客两年,每日的忧愁更是难以承受。
书信一封也没有收到,想必我的双鬓也已染上秋意。
今夜的相思之月,照亮了远在南海边的情人的心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情谊如金石般坚固,而自己却漂泊至辰州(古地名,今属湖南省),这种离别之痛,令人心中充满了落寞感。

接着"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显示出诗人在异乡作客已经两年的时间,但那种孤独和思念却如影随形,每天都伴随着他,让人无法忍受。这里的“那堪”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长期离别之苦无奈的心情。

"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深。尺书,即信件,原本可以传递心意,但现在却难以寄出,这种隔绝感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而“两鬓”指的是头发的两侧,古人常以头发的变化来比喻时光的流逝,这里则是暗示岁月匆匆,自己也在时光中渐渐老去。

"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这两句,是诗中的高潮部分。诗人在今夜仰望着同一轮明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相思之情。那“情人”二字,不仅指代朋友,更含有一份深沉的情感,而“南海头”,则是朋友所在之地的代称,通过这明月,诗人似乎能跨越空间,与朋友心灵相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渴望和思念的表达,展现了古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孤独与苦楚。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寄梁淑

长忆江头执别时,论文未有不相思。

雁过经秋无尺素,人来终日见新诗。

心思食檗何由展,家似流萍任所之。

悔学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徵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赋得铁马鞭

成器虽因匠,怀刚本自天。

为怜持寸节,长拟静三边。

未入英髦用,空存铁石坚。

希君剖腹取,还解抱龙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塞下曲(其六)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