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十五郎之长安

送客身为客,思家怆别家。

暂收双眼泪,遥想五陵花。

路远征车迥,山回剑阁斜。

长安君到日,春色未应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送别友人时自己也成了离乡之人,心中思念家乡倍感悲凉。
强忍泪水暂时收起,想象着五陵盛开的花朵(代指故乡的美景)。
道路遥远,远行的车辆显得孤独,山路曲折,剑阁斜照夕阳。
等到长安的亲人抵达那一天,春天的景色想必还未消逝。

注释

送客:送别友人。
身:自己。
为:成为。
思家:思念家乡。
怆:悲伤。
别家:离别家乡。
暂:暂时。
收:忍住。
双眼泪:两行泪。
遥想:想象。
五陵花:代指故乡的美景。
路远:道路遥远。
征车:远行的车辆。
迥:孤独。
山回:山路曲折。
剑阁:地名,剑门关。
斜:斜阳。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亲友所在的地方。
君:尊称,这里指亲人。
到日:到达之时。
赊:迟延,这里指春天尚未过去。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时的无限思念和对远方家园的深情。"送客身为客,思家怆别家"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自己也是一位游子,对于送别的朋友,内心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离别的哀愁。

"暂收双眼泪,遥想五陵花"表明诗人在强忍着眼中的泪水,同时心中却又是在遥寄着对远方的憧憬。这里的“五陵”通常指代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一带,那里有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墓,故称为“五陵”。诗人通过提及“五陵花”,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寄寓了对历史文化的缅怀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情感。

"路远征车迥,山回剑阁斜"则是在描述送别时的地理环境。征途漫长,车队在远处蜿蜒前行,而诗人所站之地,背后是连绵的山脉,剑阁(即今四川剑阁)一带山势回旋,这些自然景观都加深了离别时的心情。

最后两句"长安君到日,春色未应赊"则是在设想朋友未来到达长安的那一天。春光明媚,但在诗人心中,那种美丽的春色似乎还不够用来弥补即将到来的离别之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深厚的情谊和难以割舍的离愁,是一篇送别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送张秀才之长沙

君向长沙去,长沙仆旧谙。

虽之桂岭北,终是阙庭南。

山霭生朝雨,江烟作夕岚。

松醪能醉客,慎勿滞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送苏参军

忆昨青襟醉里分,酒醒回首怆离群。

舟移极浦城初掩,山束长江日早曛。

客来有恨空思德,别后谁人更议文。

常叹苏生官太屈,应缘才似鲍参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辰州郑使君

谁人不谴谪,君去独堪伤。

长子家无弟,慈亲老在堂。

惊魂随驿吏,冒暑向炎方。

未到猿啼处,参差已断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陆秀才归觐省

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骎骎。

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