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首(其二)

韶武久不作,郑卫何靡靡。

东南有佳人,皎皎冰玉姿。

被服烂纨绮,当窗理朱丝。

清声协宫商,志在旦与夔。

都人不解听,岂惜和者稀。

北望黄金台,悲哉路逶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阶所作,名为《感兴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身处东南地区的佳人,她拥有如冰似玉的高洁气质,穿着华丽的丝绸衣物,在窗前弹奏着琴弦。她的琴声和谐悦耳,仿佛与宫商调和,寄托着对古代贤臣的向往,即对像伯夷、叔齐那样的人物的敬仰。

然而,周围的人们却未能理解她的琴声所蕴含的深意,或许是因为他们对这种高雅艺术的欣赏不够,导致愿意与之共鸣的人寥寥无几。诗中的佳人,似乎在向远方的黄金台(古代招贤纳士之地)遥望,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她所追求的高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人们对高雅艺术的疏离,构成了这首诗的核心主题。

通过这首诗,徐阶不仅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思。他以佳人的形象,象征着对美好品德和高雅艺术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得到广泛理解和欣赏的感慨。

收录诗词(59)

徐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考功朋石杨君赴留都

昔人贱荣达,今人慕通显。

所履非有殊,中得异深浅。

欣戚缘感生,尘幻非实践。

望赊情日悲,理会境俱遣。

子年二十强,才器重瑚琏。

春明去不顾,此意昔所鲜。

因之内自愧,孱钝玷华选。

会当理归楫,长啸谢轩冕。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

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

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

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

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

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

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

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

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沈进士子善尹鄱阳

治民如烹鲜,此语传自昔。

迩来才俊士,古训耻诵习。

哗然烦其令,藉口兴与革。

遂令田野间,奔走废耕织。

朝廷念元元,置吏务安辑。

岂意更劳扰,肥身重民瘠。

沈生起巍科,探讨遍六籍。

况复有家教,兹义谅能识。

鄱阳号乐土,近稍异往日。

抚摩还富厚,夙夜在努力。

高才如骐骝,千里初发迹。

康庄与曲径,慎哉审所适。

形式: 古风

送赵甥赴卫辉幕

汝母子之姊,六年长于予。

予昔生十龄,夜烛诵诗书。

汝母执女红,竟夕与予俱。

兹事四十年,想像昨日如。

头颅各己白,相望天一隅。

每怀骨肉情,中宵起嗟吁。

春来获见汝,差足慰烦纡。

汝今幸有官,汝母当怡愉。

汝本故家子,书香袭巾裾。

予衰愧忝窃,早晚赋归欤。

汝宜两念此,奉法保民誉。

禄养傥能久,庶报生汝劬。

舅甥共休戚,赠言不以谀。

勖哉万里程,夙夜慎所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