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八首

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

允祚五十代,颜孟东西邻。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

岂应发肤体,竟此成湮沦。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

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

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五贤配西序,馀沥波杨荀。

肥马视轻服,此景良清新。

微言苟不及,往迹亦易陈。

安得沂水上,菊泉荐斯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遥望鲁国荒凉地,姬公庙宇闪微光。
延续五十年的基业,颜回孟子相邻乡。
四处寻访老者,草木丛中觅古城。
怎能容身体受辱,命运如此沉沦无痕。
清脆的声音续古训,亲情如天伦永存。
农具成为你的职责,仍能宽裕百姓耕凿生计。
或许百代祭祀不断,但不忘自我反省三次。
定有祭坛遗迹,荆棘丛中待发掘。
五位贤人配享西边,余风影响杨、荀等人。
骏马看待轻装,此景清新脱俗。
若微言不足传,往事也容易陈述。
如何能有如沂水之境,菊花泉水献给此人。

注释

荒荒:荒凉,形容鲁甸景象。
粼粼:微光闪烁,形容庙宇。
允祚:允许或延续的基业。
颜孟:颜回和孟子,古代贤人。
侍坐翁:年长而值得尊敬的人。
城闉:城墙,代指城市。
湮沦:沉沦,指命运的衰落。
铿尔:清脆的声音。
天伦亲:天伦之乐,亲人关系。
犁锄:农具,象征职责。
三省:自我反省三次。
坛壝:古代祭祀的场所。
杨荀:杨朱、荀子,两位思想家。
微言:精深的教诲。
菊泉:象征高洁,用于祭祀。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奕所作,名为《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荒荒望鲁甸,姬孔庙粼粼。允祚五十代,颜孟东西邻。" 这几句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诗人远眺着鲁国的遗址,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姬水和孔庙都显得有些荒凉,这里不仅有自然的沧桑,更有文化的厚重。允祚五十代指的是长达五十代的祭祀传承,而颜回和孟子东西相邻,既是地理位置的描述,也象征着儒家学说的重要性。

"旁求侍坐翁,草莽迷城闉。岂应发肤体,竟此成湮沦。" 诗人在寻找那些能够坐在古庙中与之对话的前贤,然而被杂草和荒野所覆盖的遗迹让人感叹历史的无常。这里的“岂应发肤体”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文化遗产的困惑。

"铿尔续道韵,垂此天伦亲。犁锄供子职,犹裕耕凿民。" 铿尔的声音象征着文化的传递,而“续道韵”则是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发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家族血脉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可能百世祀,不庙三省身。亦必有坛壝,尚稽廓荆榛。"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能够被后人祭祀的伟大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感慨于那些虽然已经逝去,但仍旧留下遗迹和影响的人物。

"五贤配西序,馀沥波杨荀。肥马视轻服,此景良清新。" 这几句描写了一种宁静美好的画面,其中“五贤”可能是指古代的圣贤,而“西序”则是在表达一种文化传承的秩序。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慨,以及对于如何维护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思考。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十首

人惟君与师,得在天地间。

蜂蚁失所主,生息决不蕃。

逐日渴未死,顾影悲余年。

平生东鲁心,皓首瞻圣贤。

上下二千载,历历观遗镌。

惜哉数墨子,想像成虚传。

十章纪大略,尽和遗山篇。

忠肠搅葵漆,喉棘不忍言。

持归刻琊石,何□勒燕然。

形式: 古风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三首

圣人与天游,择地岂必巧。

袤延十里林,老翠镇盘绕。

斧斤不可寻,兵劫不能燎。

翁仲俨冠带,麟虎峙强矫。

书生拜风木,起立九肠搅。

筑室今不多,驰跸古应少。

春秋泉壤幽,日月天地晓。

洙桥一线流,渗注入万沼。

入陵见金碗,公相计不早。

父乾兮母坤,白骨无寿夭。

衔冤绝归鹤,谁复欣华表。

九原信可作,两观事未了。

形式: 古风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五首

高门连曲沼,上有泮宫台。

芹藻莽不复,菰蒲弄风埃。

灵光突其右,荒秽良可哀。

两阜爪距地,驱车俨临淮。

鸡虫争得失,扰扰胡为哉。

何如袖春服,行歌与时偕。

我来晞白发,归咏同此怀。

柴桑志童冠,寤寐须偕来。

酌逵洗逸盼,雅趣孰此偕。

步雩习风腋,自觉聪明开。

形式: 古风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六首

壮哉景陵宫,龟屃极神猛。

洪惟大庭库,制度合雄骋。

圣世尚封崇,功拟天地并。

中天怪事发,灵长转俄顷。

我登望岳台,一慨心自领。

涿鹿策奇勋,自谓出天幸。

大运旋丸棋,捧首归旧鼎。

富贵积金台,础砾掩营屏。

倘无六籍在,讵免胥狒犷。

下土位人上,奈何不深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