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朋友被召见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开篇“圣恩优厚得西还”表达了朋友因皇帝的恩泽而获得回归的机会,"又向云台作地仙"则是比喻朋友如同神仙一般,拥有超凡脱俗的地位。
接着,“顾我全生如苦李,喜君频酌似甘泉”表达了诗人自己一生的艰辛,如同苦涩的李子,而朋友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却使他感到甜美如甘泉。这里的“苦李”与“甘泉”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感激之情。
中间两句,“一篙已占南溪水,二顷初无负郭田”,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描写,展示了朋友在物质生活上的成功和富足。"一篙"与"二顷"都是古代的土地单位,这里指的是朋友所拥有的一定数量的土地。
最后,“他日题诗如欲寄,為寻茅屋白云边”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情感通过诗歌传达给朋友,并且渴望找到那位朋友居住的地方,那里有茅屋和白云。"茅屋白云边"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鲜明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谊和成功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