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度岁休笼闭,身轻好羽仪。
白云□是伴,沧海得因谁。
唳起遗残食,盘馀在迥枝。
条风频雨去,只恐更相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的作品《送人庭鹤》,表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情感和景象。首句“度岁休笼闭,身轻好羽仪”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离别场景,鹤因春暖而不必再穿羽衣,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第二句“白云□是伴,沧海得因谁”中,“□”处应为“何”或“般”,鹤与白云相伴而去,诗人感叹它将飞往广阔的沧海,但却不知道它为何而去,或许是在问自己,为何要送别。这两句通过对比鹤的自由和人的羁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四句“唳起遗残食,盘馀在迥枝。条风频雨去,只恐更相随”则描写了鹤吃完剩余的食物后,准备飞走的情景,而树枝上的盘旋之物(可能是藤蔓或鸟巢)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故事。最后一句“条风频雨去,只恐更相随”中,“条风”指的是劲直的风,“频雨”则是连绵不断的雨,通过这种天气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不舍,生怕风雨会继续跟随着鹤的脚步,让它不得安宁。
整首诗通过送别庭中之鹤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
不详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活得枯樵耕者知,巡方又欲向天涯。
珠穿闽国菩提子,杖把灵峰楖栗枝。
春藓任封降虎石,夜雷从傍养龙池。
生缘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辟书来几日,遂喜就嘉招。
犹向风沙浅,非于甸服遥。
时平无探骑,秋静见盘雕。
若遣关中使,烦君问寂寥。
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
废巢侵烧色,荒冢入锄声。
逗野河流浊,离云碛日明。
并州戎垒地,角动引风生。
及第兼归觐,宜忘涉驿劳。
青云重庆少,白日一飞高。
转楚闻啼狖,临湘见叠涛。
海阳沈饮罢,何地佐旌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