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首(其七)龚胜

炎祚既云微,五侯起专政。

成都怀异心,敢窃太阿柄。

亦有金縢书,居摄附姬圣。

传玺胁后宫,新室朔改正。

乃徵龚大夫,大夫固称病。

印绶岂不荣,所耻事二姓。

草玄者何心,竟乃作符命。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咏史十首(其七)龚胜》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汉朝末期王莽篡权的动荡时期。诗中提到“炎祚既微”,暗示了汉朝的衰落;“五侯专政”揭示了权臣的崛起和皇权的旁落。诗人接着写到成都(指王莽)意图篡位,暗示他企图夺取政权,“太阿柄”象征着至高权力。

“金縢书”暗指周公辅佐成王的典故,这里用来影射王莽试图效仿周公摄政,但龚胜却不愿如姬圣般附和。王莽逼迫皇后将传国玉玺交出,改元朔,显示出其篡位的决心。“征龚大夫”点名主角龚胜,龚胜以病为由拒绝,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对事二姓的鄙视。

最后两句“草玄者何心,竟乃作符命”揭示了龚胜内心的矛盾,他曾著述《玄》书(即《礼记·中庸》),本应关注儒家伦理,但最终却被卷入政治斗争,被迫撰写所谓“符命”来支持篡位,表达了对这种命运的无奈和讽刺。

整首诗通过龚胜的抉择,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道德困境和个人操守,同时也对权臣当道、篡位乱政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

收录诗词(1214)

佘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首(其八)武侯

孔明心佐汉,长啸出隆中。

三分方割据,虎视竞相雄。

运筹劳旦夕,岂不誓匪躬。

关张不可作,帷幄难为功。

五丈原头石,汉室已将终。

即今前后表,读罢泪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咏史十首(其九)靖节

栗里有高人,浮云无所累。有酒但相招,陶然?一醉。

采菊坐东篱,慨然发长喟。

身世两悠悠,那得长相寄。

白日梦羲皇,千载一高视。

解带谢时人,风流此未坠。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咏史十首(其十)祢衡

汉运昔云颓,烟云四塞起。

魏武奋鹰扬,群策皆披靡。

雄辨哉祢衡,猖狂无与比。

阿瞒非所论,馀子安足齿。

江夏褊心人,豪强甘杀死。

至今鹦鹉名,遗恨沧浪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戴氏风泽山房(其一)

谁栽千树橘,况近百花庄。

何用愚名谷,只宜醉作乡。

行藏高卧稳,岁月著书长。

兴到来看竹,无劳枉报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