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春雨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

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燕忙甚,泥浑湿。

蜂愁甚,脾无蜜。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

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在细雨中的景象,通过对春光、植物生长和小动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无力的感慨。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这几句诗直接描绘出连绵不断的春雨,春光被阴雨所覆盖,似乎时间也在这细雨中变得漫长而模糊。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虽然春雨并未阻挠郊野间的草木生长,但连绵的阴霾却使得山丘如同沉浸在黑暗之中,显现出一幅阴冷而又湿润的画面。

"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蜜。" 这几句诗中,“东君”指的是掌管春天的神灵,而“忒煞没纲维”则形容春意被细雨所困扰,一切生机似乎都在这阴冷潮湿中失去了力量。燕子和蜂鸟也因为连绵的雨水而显得异常忙碌与愁苦,环境的不佳直接影响了它们的生活。

"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这里诗人提到连绵的春雨已持续两个时辰,甚至到了梨花开放之际,它们也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寒食”。而对于其他花卉,如蔫红殷桃等,诗人则表示不再去比较它们的美丽,因为即便是它们,也难逃这连绵春雨带来的沾湿与颓败。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最后一句,诗人抬头望向远方的村落,只见白鹭在微弱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它们似乎在寻找着那一点点露出的晴空。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阴雨的描写,以及它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生活的影响,抒发了诗人对于春天无力、生机受阻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中渴望阳光与明媚景色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17)

汪宗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淳二年(1266),中亚选,入元不仕。至顺元年(1330)卒,年九十二。有《紫岩集》,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七《紫岩先生汪公宗臣行状》。今存诗十三首,《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号:紫岩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39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题乌江项羽庙

白蛇宵断,逐鹿人、交趁罾鱼群起。

赤帜雄张军缟素,龙种天生大器。

堪鄙猴冠,自为狼藉,楚帐多尘垒。

胆寒垓下,一鞭东窜休矣。

亭长空舣扁舟,范增群辈,尽涂脂流髓。

望断秦关无限恨,羞面江东山水。

购首千金,若为名利,黯黯斜阳里。

石炉灰冷,美人魂落烟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

年去年来来去早。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

知过谁家翻别调。家家望断飞踪窅。

千里潇湘烟渺渺。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

匝近清明檐外叫。故巢犹在朱檐晓。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题共乐堂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

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

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蜺。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

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

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

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形式: 古风

三洪遗墨石刻(其一)

弟兄落落峙雄名,字落青珉定有灵。

地下可能□□剑,人间喜似出兰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