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

年去年来来去早。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

知过谁家翻别调。家家望断飞踪窅。

千里潇湘烟渺渺。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

匝近清明檐外叫。故巢犹在朱檐晓。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不经意的思念。诗人通过对春光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年去年来来去早"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感觉,似乎在责问时光为何匆匆而过,而自己却留在这已经变迁的庭院中。

"知过谁家翻别调"一句转折自然,诗人开始回忆过去,感慨于旧日的情谊和恩情。"家家望断飞踪窅"则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无奈只能通过遥远的望去来维持这份情感。

"千里潇湘烟渺渺"描绘了一种深远而迷离的情景,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遥远家乡的怀念。"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则表明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难以忘怀。

最后两句"匝近清明檐外叫。故巢犹在朱檐晓"可能是在描述某种鸟鸣声或者其他声音在清晨时分回响,引起了诗人的情感共鸣。而"故巢犹在朱檐晓"则是对过去生活场所的怀念,即便身处远方,但心中仍旧牵挂着那些曾经温馨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时光和亲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17)

汪宗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淳二年(1266),中亚选,入元不仕。至顺元年(1330)卒,年九十二。有《紫岩集》,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七《紫岩先生汪公宗臣行状》。今存诗十三首,《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号:紫岩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39

相关古诗词

题共乐堂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

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

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

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蜺。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

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

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

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

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

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形式: 古风

三洪遗墨石刻(其一)

弟兄落落峙雄名,字落青珉定有灵。

地下可能□□剑,人间喜似出兰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三洪遗墨石刻(其二)

物殊寿夭故难知,谁欲宽为久远期。

尘土未能昏故楮,泥沙先已蚀残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中彝兄于余至厚奄隔幽明因过其门追悼口述

山色花香总是愁,当年此地几同游。

偶来恍似君犹在,足拟过门却复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