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一)忆别

画堂高会酒阑珊。倚栏干。霎时间。

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

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

倩人传语问平安。省愁烦。泪休弹。

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

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宴会结束后,画堂中显得冷清。独自倚着栏杆,时间过得飞快。
遥想千里之外的关山,常常遗憾难以见到她。
如今好不容易相见,却依然感觉像是隔着重重山川。
请代我向她问候平安,以减少我的忧虑和烦恼,别再轻易掉眼泪。
泪水已经让眼睛疲惫,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澈。
寻找一对石榴叶子,希望能托人寄去,插在她的发髻上。

注释

画堂:宴会厅堂。
阑珊:冷清, 几近结束。
倚栏干:倚靠栏杆。
霎时间:转瞬即逝。
关山:遥远的山川。
伊:她。
相见了:终于相见。
依旧:仍然。
隔关山:仿佛仍隔着山河。
倩人:请人。
问平安:问候平安。
愁烦:忧虑和烦恼。
泪休弹:别再流泪。
眼儿:眼睛。
旧时单:从前清澈。
石榴双叶子:象征性的石榴叶。
插云鬖:插入发髻。

鉴赏

这首宋词《江城子·其一》是黄庭坚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开篇"画堂高会酒阑珊",描绘了曾经热闹欢聚的场景,酒宴虽已散去,但离别的愁绪却在心头萦绕。"倚栏干。霎时间。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感叹距离阻隔相见之难。

接着,词人通过想象中的相见,揭示出即使重逢,仍感觉如隔千山万水,"依旧似、隔关山",强化了分离的痛苦。接下来的"倩人传语问平安",写主人公委托他人传递问候,以此缓解内心的忧虑和愁烦,"省愁烦。泪休弹",暗示了泪水无法排解心中的哀愁。

最后,词人借"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表达情感的深沉,昔日的单纯快乐已不再,只剩下深深的思念和哀伤。结尾处,"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以石榴叶象征着对对方的深深眷恋,希望能将这份思念寄托于信物,穿越空间,送达心上人的发梢。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节描绘和心理刻画,展现了离别后相思之苦,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一)

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君诗秀色雨园葱。

想见衲衣寒拥。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

莫将社燕等秋鸿。处处春山翠重。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用惠洪韵

细细风清撼竹,迟迟日暖开花。香帏深卧醉人家。

媚语娇声娅姹。姹娅声娇语媚,家人醉卧深帏。

香花开暖日迟迟。竹撼清风细细。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茶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

想见翻成雪浪。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