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五首(其三)

冷看风涛起怒鹏,自惭无力逐飞腾。

林泉襟韵清如水,儒素门墙淡似僧。

凉与竹奴分半榻,夜将书奶伴孤灯。

人生适意祇如许,玉署金门不用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冷看风涛起怒鹏”,以“冷看”二字展现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面对外界的风浪和变化,他选择保持冷静,不为所动,如同怒鹏在风浪中自由翱翔,但诗人却自感无力追随其飞腾,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我反省的情绪。

接着,“林泉襟韵清如水,儒素门墙淡似僧”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渴望像流水一样清澈、平静,如同隐居山林的高士,又似佛门弟子般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宁静。这种对自然与内心的双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凉与竹奴分半榻,夜将书奶伴孤灯”描绘了诗人在简朴生活中与竹、书为伴的情景。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书籍则是知识与智慧的源泉。诗人选择与这些自然之物和文化之宝为伴,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体现了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人生适意祇如许,玉署金门不用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不在于追求权力、地位等外在的荣誉。因此,他并不羡慕那些身处高位、拥有权势的人,而是认为,只要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就已经足够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精神生活以及人生理想的独特见解,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五首(其四)

六月犹披紫绮裘,酸咸世味不相投。

清泉绕屋声声冷,高竹依檐叶叶秋。

挥汗读书如有慕,撚髭安字更何求。

向无二事消閒日,谁遣先生一段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杂兴五首(其五)

甘死蓬窗笑我痴,兴来况值夜凉时。

閒中不觉年华促,归去方知宦路危。

酒瓮沉沉倾玉瀣,簟筠细细蹙风漪。

月残梦醒诗初就,枯笔长抛网蟢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莲花

水仙微步碧玻璃,家在湘湖西复西。

清欲濯缨长在水,妙曾斲鼻不污泥。

已知净社曾参问,合是濂溪善品题。

欲采远香无觅处,拿舟惊起两凫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府城别任惠叔表兄

乘兴来为两月留,廿年踪迹叹萍浮。

衔杯清话灯前雨,对榻羁魂枕上秋。

倦矣悲鸣双客鸟,归欤浩荡一渔舟。

吟边若值孤飞雁,频寄新诗慰别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