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冽渊渊一窦圆,每来尝为试茶煎。
又新水鉴全然误,第作人间十八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泉水之美。"清冽渊渊一窦圆"表达了泉水清澈见底,形状如同一个完美的圆圈,给人以宁静深远之感。"每来尝为试茶煎"则是说诗人常来此地品尝泉水,并用它来煮茶,以鉴别其水质之佳。"又新水鉴全然误"表达了即便是新的水源,也无法与这圆泉相比,都是不够标准的。而"第作人间十八泉"则是在赞美这圆泉,是世上十八大名泉之一,显得极为珍贵。
诗中没有直接描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对泉水的品鉴来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这种写法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含蓄与深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名泉的渴望和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颂。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不似投壶谩雅歌,纵贤无奈罚觥何。
若知蓬矢桑弧意,不用穿杨中鹄多。
凤出明时欲览辉,栖桐食竹屡来仪。
空山穷谷无丹穴,肯伴鸱鸮共一枝。
恶名辨正可无疑,已有金华学士题。
寄语往来荆广客,鬼门关在郁林西。
休言鸟道与羊肠,鸟道羊肠不可方。
却喜年年种麰麦,山中不用有桄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