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潭急峡

两山夹石湍风急,势吼春雷鬼神泣。

行人登舟不敢渡,疑有毒龙深处蛰。

崄巇彷佛若霅川,又如三峡倾潺湲。

水窍恐是神禹凿,石骨未遇秦皇鞭。

飞流溅沫弄寒玉,赴壑奔滩势何速。

直须流入镜湖心,如遇平夷舟免覆。

垂杨覆阴沙岸高,将军唤渡多英豪。

中流击楫思祖逖,当清宇宙无辞劳。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座山夹着湍急的溪流,风声像春雷般震耳欲聋,连鬼神也为之哭泣。
过路的人看到这样的景象,都不敢乘船渡过,怀疑有潜藏的毒龙在深水里沉睡。
这险峻的地形仿佛霅川或三峡,水流倾泻潺潺不断。
那水道似乎连大禹都曾开凿过,石头坚硬得未曾被秦始皇的鞭子触动。
飞瀑溅起的水花如同寒玉般晶莹,水流冲向山谷和沙滩,速度极快。
它必须直接流入镜湖中心,这样遇到平静的水面,船只就不会翻覆。
岸边垂柳浓荫下,沙洲高耸,常有英勇的将军召唤人们过河。
他们在江中挥桨,想起祖逖击楫渡江的壮志,决心荡清世界,不畏辛劳。

注释

湍风:急流的风。
势吼:声音极大。
毒龙:传说中的危险生物。
崄巇:形容地势险峻。
霅川:古代河流名。
溅沫:水花飞溅。
镜湖:湖泊名,比喻平静的水面。
垂杨:河边的柳树。
祖逖:东晋将领,以击楫渡江激励人心。
清宇宙:清除天下污浊,指实现理想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湍急险峻的画面。首句"两山夹石湍风急",以生动的笔触刻画出峡谷中的山石陡峭,水流迅猛,仿佛春雷在山谷中回荡,令人胆寒。"势吼春雷鬼神泣"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威力和气势。

诗人通过"行人登舟不敢渡",展现了人们的畏惧心理,暗示了石潭急峡的危险性。接下来的诗句将此地比作霅川和三峡,强调其水势之大,仿佛连神禹都曾为之开凿,秦皇也无法驯服其石骨。

"飞流溅沫弄寒玉"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而"赴壑奔滩势何速"则突出了水流速度之快。诗人期待水流最终能平静地流入镜湖,象征着平和与安宁,避免船只翻覆的危险。

最后,诗人借"垂杨覆阴沙岸高"的环境,描绘出一位英勇的将军呼唤渡河,暗含着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效仿祖逖,决心荡涤污浊,澄清天下,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饶鲁的《石潭急峡》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寓意,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力量与人的壮志豪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

饶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远浦棹歌

片帆雨霁飞烟江,渔翁停棹歌沧浪。

一声欸乃山水绿,浪中惊起双鸳鸯。

双鸳鸯情一何美,同宿同飞在秋水。

不似人生苦别离,女嫁征夫男战死。

五湖烟景方纷争,闻歌顿欲思升平。

邻舟短笛应风响,落日淡淡波冥冥。

美人春词誇艳丽,皓齿朱唇楚腰细。

江楼富贵今如何,不似沧浪真趣味。

形式: 古风

春水番湖

春湖浩浩无津涯,银河之水天上来。

波澜万顷清复浊,日光云影相昭回。

雄吞宇宙何寥廓,欲度冥鸿势还却。

南通海气北长江,月出东兮日西落。

当时神禹别九州,彭蠡之泽居上流。

千年人物馀润泽,况乃雄秀光潜虬。

洪涛如山驾楼橹,春风夜夜喧鼙鼓。

谁是江湖归去人,扁舟范蠡随渔父。

形式: 古风

重湖夜月

昔闻放翁歌镜湖,船尾有酒船头书。

又闻鉴湖赐贺老,剡川一曲春风好。

番阳之东有重湖,风光与此真不殊。

澄波湛湛秋莹洁,碧月一片沈冰壶。

彩舟荡漾摇画桨,上下天光映虚幌。

踏歌搥鼓乐者谁,武陵樵客来湖上。

赋诗横槊何英雄,气概或誇前两翁。

我思此景劳梦寐,东望咄咄徒书空。

形式: 古风

稠山茅屋

乱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结茅屋。

柴扉寂寂掩苍苔,书院萧萧倚修竹。

閒云满堑白日长,咿唔朝暮声琅琅。

芸窗纸破漏月影,石砚水满涵天光。

风尘频动遍丘壑,此处怡然有真乐。

门静应无俗客过,茅深不怕秋风恶。

高人有才济当路,会见徵贤日三顾。

愧我飘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