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频惊客梦又长安,霜落瑶天病骨寒。

肃肃风棱虚辇下,行行狐鼠问朝端。

止惭京兆无簪笔,不信南阳有豸冠。

赢得湘累头似雪,青衫憔悴到河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长安时的复杂心境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频惊客梦又长安”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漂泊感,一个“频”字,强调了这种感觉的频繁与强烈。接着,“霜落瑶天病骨寒”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疲惫,霜降瑶天,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喻着社会环境的严酷。

“肃肃风棱虚辇下,行行狐鼠问朝端”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正直之士与奸佞小人并置,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与不公。风棱,象征正直与公正,而虚辇下和狐鼠问朝端则形象地描绘了权贵们如何利用权力欺压百姓、排斥正直之士的场景。

“止惭京兆无簪笔,不信南阳有豸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京都施展才华的遗憾,同时也对南阳(古代多贤士之地)仍有正直官员的感慨,形成一种自我反省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赢得湘累头似雪,青衫憔悴到河干”以屈原(湘累,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历经沧桑,但依然坚守正直,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青衫,古代文官的服饰,此处用来形容诗人的身份与处境,河干则暗示了诗人的归宿或最终的去向,或许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接受,或许是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用前韵(其一)

乞恩初得理方书,自谓良医肱折馀。

试把风波看幻质,岂无舟楫济亨渠。

一毛尽识周身痛,二竖皆乘正气虚。

端的与君投胜剂,本来无妄莫教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即事用前韵(其二)

咄咄深源屡罢书,一腔心事棹歌馀。

天涯对酒呼明月,泽畔行吟问古渠。

小决行藏应得尔,只言老病亦非虚。

清时饶有孤臣泪,百转江流意未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即事用前韵(其三)

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

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

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

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即事用前韵(其四)

古人不作见遗书,万事茫茫感慨馀。

舂臼灌园空朽腐,鸱夷马革等沟渠。

莫言狂狷非中道,肯信须眉是子虚。

行矣归休吾自老,空山蛛网挂檐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