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印照吴山,此地居然崇庙貌;
绣袍张蜀锦,吾公自昔爱文章。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对关帝祠的景仰之情。首句“玉印照吴山”,以“玉印”象征关帝的神圣与威严,映照在吴山之上,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接着,“此地居然崇庙貌”,点明了关帝祠的地位与重要性,这里的“崇”字表达了对关帝祠的崇高敬意。
后两句“绣袍张蜀锦,吾公自昔爱文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关帝的服饰比作绣有蜀锦的袍子,不仅形象生动,也暗示了关帝的文武双全。同时,“吾公自昔爱文章”一句,既是对关帝智慧与才华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关帝祠所在之地丝绸业繁荣景象的颂扬,因为蜀锦是四川(蜀)的特产,与丝绸业密切相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关帝祠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关帝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当地丝绸业发达景象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地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不详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庐陵南康,一代伟人,肥水东流,战士能言谢开府;
临淮西平,中兴名将,朝廷北伐,知兵谁继李营州。
为诸子师,知母夫人之贤,东道来游,风雨犹思莝荐日;
仅九阅月,继都尉公而逝,北征闻赴,海天刚值挂帆时。
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
圣明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
生者安然后死者安,争抔土于叔伯昆弟之间,魂而有知,将无是恫?
阴地好不如心地好,虑诸子为吉凶祸福所惑,书此以示,且告公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