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六)

雪地冰天水自流,溶溶直泻苇湖头。

残冬曾到唐时垒,两派清波绿似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冬季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感。

首句“雪地冰天水自流”,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乌鲁木齐冬季严寒的景象,雪花纷飞,大地被冰雪覆盖,然而水流却依然在冰下流淌,展现出自然界的坚韧生命力。

次句“溶溶直泻苇湖头”,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汇聚于苇湖的源头,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缓缓流淌,充满韵律感。

第三句“残冬曾到唐时垒”,将时间的长河拉回至唐朝,暗示了乌鲁木齐这片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残冬时节,古老的建筑或遗迹仍能感受到历史的痕迹,让人不禁思考岁月的流转与变迁。

最后一句“两派清波绿似油”,以生动的比喻,将清澈的水流比作绿色的油脂,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水色的翠绿,也暗示了水的纯净与生机。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乌鲁木齐冬季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交融,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84)

纪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字:晓岚
  • 籍贯:道号观弈道
  • 生卒年: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相关古诗词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七)

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

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八)

界破山光一片青,温暾流水碧泠泠。

游人倘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幔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九)

古迹微茫半莫求,龙沙舆记定难收。

如何千尺青崖上,残字分明认火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乌鲁木齐杂诗之风土(其十)

南山口对紫泥泉,回鹘荒滕尚宛然。

只恨秋风吹雪早,至今蔓草幂寒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