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僧寺

解鞅招提日已西,强将懒脚污丹梯。

深藏舍利天龙护,高出枝撑野鹤栖。

尚忆云章留素壁,岂期俗物埽黄泥。

低徊搔首无人会,风树萧萧鸟自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僧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联“解鞅招提日已西,强将懒脚污丹梯”中,“解鞅”指卸下驾车的马套,象征诗人结束了一天的奔波,来到寺庙寻求心灵的宁静。“招提”即寺院,此处点明地点。“日已西”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虽有“懒脚”,却并未踏入那“丹梯”(可能指高大的阶梯),表现出对环境的尊重与内心的淡泊。

颔联“深藏舍利天龙护,高出枝撑野鹤栖”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舍利是佛教中圣物,此处象征着精神的崇高与神圣。天龙作为守护者,增添了神秘色彩。而“野鹤栖”则以自然界的生物来衬托寺庙的超脱与宁静,两者相映成趣。

颈联“尚忆云章留素壁,岂期俗物埽黄泥”转而描写寺庙内的景象。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墙壁上留下的云纹图案,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装饰了空间,也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然而,如今却因“俗物”(可能指世俗的尘埃)而被覆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低徊搔首无人会,风树萧萧鸟自啼”则以诗人独自徘徊、搔首不解的场景收尾。四周的风声、树影与鸟鸣构成了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邃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寻找理解与共鸣,但最终只能面对自然界的寂静,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白梨

医巫珍果惟秋白,经岁色香殊不衰。

霜落盘盂批玉卵,风生齿颊碎冰凘。

故侯瓜好真相敌,丞相梅酸谩自欺。

向使马卿知此味,莫年消渴不须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广宁庙

千古广宁庙,云楣榜旧题。

名乘中祀典,秩赐上公圭。

百鬼舆台贱,群山部伍低。

地封连蓟北,天遣镇辽西。

桧影森旌节,松声殷鼓鼙。

雕梁通蜥蜴,画栋落虹蜺。

像古虫书藓,庭卑蚓篆泥。

垂杨空袅袅,蔓草自萋萋。

香火何尝到,牲醪不见携。

觋巫俱埽迹,樵牧漫成蹊。

物理多侥倖,人情固执迷。

城狐炉鹊尾,社鼠按豚蹄。

居士争求福,彭郎为娶妻。

吾生多坎轲,末路易推挤。

白玉虽云洁,青蝇奈可栖。

人言何恤是,神鉴自昭兮。

扼腕声悲壮,垂头气惨悽。

虺隤伏枥马,进退触藩羝。

苟不登槐府,何如钓柳溪。

乞骸谋已决,掣肘事仍暌。

仰视威灵在,潜通肸蚃齐。

迟迟归未得,残日乱鸦啼。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步月中庭

晚来泼火雨犹寒,捲尽纤云转玉盘。

想见梨花深院落,秋千影里数归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哭王继昌(其一)

天上玉楼应断手,便骑箕尾去堂堂。

梦回失大槐安国,事往堕无何有乡。

命也使然濡末路,天乎或者付名郎。

旧游磨减今馀几,横涕无从酹一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