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形式: 词牌: 夜合花

翻译

浓密的柳荫把河桥遮藏,黄莺在清静的古台旧苑中鸣啭,我曾多少次骑着骏马到此处与你共度春光。还记得那次夜泊桥边,很快便进入了温柔之乡。我的词才显得笨拙,只顾与你共饮清觞,共剪灯花,那一宵过得太快太匆忙。还记得与你嬉游之处,青草铺就的小路上留下你轻盈的脚步,两舟相并,我与你荡漾于城南横塘。
十年如梦,梦醒后倍觉凄凉,恰似那西湖上燕子飞去,人去楼空燕巢已荒。今日我重到葑门,百感交集,像从前一样唤酒品尝。急雨拍打着溪面,岸上的落花轻狂。又见到几只乌鸦掠过雾雨苍茫。而今又来到故人的楼上,还有谁能与我凭栏远眺,指点芳草斜阳?

注释

柳暝河桥:日暮时停舟于杨柳掩映的河桥之下。
暝,日落黄昏之时。
河桥,苏州河上的小桥。
莺晴台苑:晴日登上莺声婉转的苏州台苑。
台苑,指苏州姑苏台的苑圃。
策:马鞭。
蜡花:蜡烛的火花。
壶箭:古代的计时仪器。
铜壶装水滴漏,壶中有箭标识时辰。
凌波翠陌:与美人在岸上遨游。
凌波,女子步履轻盈貌。
翠陌,长着青草的道路。
连棹横塘:与美人在水上遨游。
棹,船桨,指船。
横塘,一个连一个的池塘。
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形容人去楼空如燕去巢荒。
西湖吴馆,作者经常住宿的地方。
此处指佳人离去。
银罂:银制的酒器。

鉴赏

这首词作是由南宋时期的女词人吴文英所创,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景画卷,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怀。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开篇即以清新的意象展现眼前的自然美景:柳树在暮色中轻柔摇曳,河流旁边是莺鸟栖息的晴空下的台院,而那短小的船桨则不断触碰到春天特有的香气。这几句诗词不仅描绘了画面,更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情愫。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接着,词人写道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他们选择了夜宿于此,环境的温柔似乎将他们带入一个深邃而宁静的乡村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融合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

这几句则转向了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的场景,词韵窄可能暗示着交流中的情感深度,而酒杯之所以长,是因为需要在欢聚中不断斟酌。剪蜡花和壶箭催忙,则描写了一种匆忙却又不失温馨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的几句"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怀和对现实的感慨。词人与亲朋好友共同游历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凄凉的回忆;西湖边燕子归去,吴馆荒废,这些景象都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而重返故地,只能用酒来唤起往昔情怀。溪水急流,岸上的花朵在狂风中摇曳,而残鸦则飞过那广阔而苍茫的天空。

最后两句"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在故人的楼上,词人似乎在询问谁能与之共享这份记忆,而那芳草下的斜阳,则是时间流转中最温柔的画面。

整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勾勒出一个既美好又凄凉的世界。词人以个人情怀与历史时光交织,以独特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女性词人的艺术风貌。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夜行船.赠赵梅壑

碧甃清漪方镜小。绮疏净、半尘不到。

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

楼上眉山云窈窕。香衾梦、镇疏清晓。

并蒂莲开,合欢屏暖,玉漏又催朝早。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寓化度寺

鸦带斜阳归远树。无人听、数声钟暮。

日与愁长,心灰香断,月冷竹房扃户。

画扇青山吴苑路。傍怀袖、梦飞不去。

忆别西池,红绡盛泪,肠断粉莲啼路。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

逗晓阑干沾露水。归期杳、画檐鹊喜。

粉汗馀香,伤秋中酒,月落桂花影里。

屏曲巫山和梦倚。行云重、梦飞不起。

红叶中庭,绿尘斜□,应是宝筝慵理。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游宫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形式: 词牌: 夜游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