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翻译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注释

人去西楼雁杳(yǎo)。
叙别梦、扬州一觉。
云澹星疏楚山晓。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霜丝:指白发。
萧娘:女子泛称。
几:多么,感叹副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自徘徊的孤寂情怀。开篇"人去西楼雁杳",便设定了一个空旷无人的场景,"雁杳"二字更添了一份萧瑟之感。紧接着"叙别梦、扬州一觉",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某人离别的情境,那个"梦"也许只是暂时的逃避,而醒来后依旧是孤独一人。

接下来的"云澹星疏楚山晓"描绘了夜晚清冷的天气和寂静的自然环境。"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则透露出诗人停留在河桥上,聆听着乌鸦的叫声,似乎在与某人交谈,但那话语尚未说完,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总有未完的愿望。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中,蛩虫的叫声提醒我们夜已深沉,而霜花则是秋天的标志,它们纷飞如织,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

最后两句"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些感慨告诉心中的那位"萧娘",却又觉得她可能难以理解。"向长安"则是诗人的怀念之情,无论是对古都的思念还是对往日时光的追忆,而"对秋灯,几人老"更显得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夜晚的寂静与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切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夜游宫(其一)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

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

绀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夜游宫(其二)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

花讯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春澹情浓半中酒。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形式: 词牌: 夜游宫

定风波

密约偷香□蹋青。小车随马过南屏。

回首东风销鬓影。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

两岸落花残酒醒。烟冷。人家垂柳未清明。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念奴娇.赋德清县圃明秀亭

思生晚眺,岸乌纱平步,春云层绿。

罨画屏风开四面,各样莺花结束。

寒欲残时,香无著处,千树风前玉。

游蜂飞过,隔墙疑是金谷。

偏称晚色横烟,愁凝峨髻,澹生绡裙幅。

缥缈孤山南畔路,相对花房竹屋。

溪足沙明,岩阴石秀,梦冷吟亭宿。

松风古涧,高调月夜清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