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父词

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

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

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北堆积着腐朽的木材,山南散布着许多枯萎的树枝。
枯枝被用来作为柴火,烧火做饭的炉灶自然知晓。
清晨起来磨砺斧头去寻找,傍晚唱着歌谣回家。
雪花未降前,薜荔藏于隐蔽处,迎接温暖时,茅草屋中躺卧。
在清澈的山涧中洗脚,高大的树木下晾晒衣物。
整年攀爬险峻,不再担忧生活的安危。
心灵在广阔的天地间飘荡,不知对错何在。

注释

饶:丰富,很多。
朽木:腐烂的木头。
采薪:采集柴火。
爨室:烧火做饭的地方。
诘朝:清晨。
砺斧:磨砺斧头。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
暄:温暖。
濯足:洗脚。
乔木:高大的树木。
险阻:艰难险阻。
荡漾:心灵的飘荡。
神游:精神上的遨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开篇“山北饶朽木,山南多枯枝”两句,勾勒出一幅山林景象,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与衰败并存的对比。接着,“枯枝作采薪,爨室私自知”写出了樵父利用枯枝作为燃料,为自己营造一个温暖的小空间,体现出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诘朝砺斧寻,视暮行歌归”则展现了樵夫一日的劳作过程,从早晨磨砺斧头开始,到傍晚时分收工回家,一路上还能高声歌唱,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满足与乐观。

“先雪隐薜荔,迎暄卧茅茨”写出了樵父在严寒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即便是冬天,他也不会放弃生计,而是在春暖之时躺在茅草丛中休息,这种对自然的顺应和对生活的热爱,是樵夫精神状态的一个缩影。

“清涧日濯足,乔木时曝衣”两句,则描绘了樵父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他常在清澈的小溪中洗涤双足,在高大的树木下晾干衣服,这些细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终年登险阻,不复忧安危”表达了樵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始终保持着一种豁然的心态,他不再为安全与危险所扰,这种境界是他通过长期的山林生活所悟出的哲理。

最后,“荡漾与神游,莫知是与非”则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樵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他在大自然中遨游,与神灵一样自由自在,这种境界已经超越了世间的是非判断,他的心灵达到了一个纯净无为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樵夫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生活的坦然接受,是古代山林隐逸文化的一种美好写照。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早春

野树花初发,空山独见时。

踟蹰历阳道,乡思满南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宋州月夜感怀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村月

月午篱南道,前村半隐林。

田翁独归处,荞麦露花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沧浪峡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

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