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牛首山游览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联“清尘晓雨乍霏微,落絮游丝总不飞”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雨后,尘埃被雨水洗净,空气清新,飘落的柳絮和游动的蛛丝都因湿润而静止不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朦胧的氛围。
颔联“绝巘路通行委曲,大江帆远见依稀”则转向对山川景色的描写。绝壁之上,山路曲折蜿蜒,难以行走;远处的大江上,船只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辽阔感。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又描绘了江面的浩渺。
颈联“云中绛阁初疑画,洞口青苔欲上衣”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奇景。在云雾缭绕之中,仿佛有一座红色的宫殿,令人怀疑是否是画中之景;山洞口长满青苔,似乎要覆盖过人的衣物,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古老的气息。
尾联“拟借岩房留信宿,隔林啼鸟谩催归”表达了作者想要在此处停留多日的心愿,但被林间不断啼叫的鸟儿所催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归途的临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