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罗敷行

张弦弹秦筝,秦筝代人语。

请君侧耳听,听明秦氏女。

秦女自采桑,何与行路人。

使君自行路,何与秦女言。

使君既有言,秦女亦有愿。

我欲从使君,胭脂污人面。

我欲从使君,充耳厌双钿。

我欲从使君,纤手不任钏。

我欲从使君,裙带斜憎襻。

长箭须配弓,金针各随线。

秦女如善从,多时入楚宫。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艳歌罗敷行》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秦地女子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以秦筝为引子,借乐器之音喻女子心声,展现出一种婉转而深沉的情感表达。

诗的开篇“张弦弹秦筝,秦筝代人语”,以秦筝这一传统乐器作为切入点,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故事,营造出一种悠扬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请君侧耳听,听明秦氏女”,诗人邀请读者倾听这位秦地女子的故事,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动人心弦的叙述。

随后,诗人通过一系列的问句和女子的回答,构建了女子与“使君”之间的对话场景。女子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于传统束缚的不满。她希望摆脱“胭脂污人面”、“充耳厌双钿”、“纤手不任钏”、“裙带斜憎襻”的束缚,追求更加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她也表达了对“长箭须配弓,金针各随线”的理解,即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需要适应不同的生活情境和角色。

最后,“秦女如善从,多时入楚宫”,女子表达了如果能够得到理解和接纳,她愿意追随“使君”进入更广阔的世界,暗示了她对于自由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艳歌罗敷行》通过秦筝这一媒介,巧妙地将女子的情感与追求展现出来,既体现了女性对于自由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与个人选择的局限性。诗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董逃行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

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吾谁从乎董逃。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黄帝尧舜,乃有阳周与苍梧。

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

吾谁从乎董逃。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

不拒蹠又安得拒惠。

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

吾谁从乎董逃。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欲斩艾之,膺有败纰。

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吾谁从乎董逃。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旦夕哺之如哺糜。

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吾谁从乎董逃。

形式: 乐府曲辞

东门行

长剑不守故乡,班马临歧多悲鸣。

与宛转,向亲故,无宁仆赁于野假以容。

挥手奋将东去,曾无一钱实我囊。

丈夫贫贱死,不若埋殊方。出东门,唶高柳,啼鹂黄。

行矣慎努力,它日富贵毋相忘。

形式: 乐府曲辞

野田黄雀行

宿草上大田,岁岁移新陈。

夜风自东来,扇此伤心春。

浍洫岂不具,隧路中横分。

故鬼耿不化,重以新死魂。

百年老狐狸,其间化为人。

气机沮群疑,仡仡徒苦辛。

大鸟不生角,哀哉野田雀。

形式: 乐府曲辞

气出唱

宁北山,有人上下五色随飞烟。

谢陶正,却不顾,乃含生于火,传体若薪。

我欲从之长死,死则浑沦一气超炎燀。

回视故乡,一何漫漶,骨肉为土精血埏。

顾以离愁沈痛之火,陶我以甄。

鹪鹏闻之大笑,望醯鸡而耸肩。

垂天之云,自东飞来,屏息歆羡,蟪蛄教我以大年。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