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秀才

悠悠多路岐,相见又别离。

东风催节换,燄燄春阳散。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

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

形式: 古风

翻译

道路漫长多歧路,相逢之后又分离。
春风催促季节变换,明亮的春阳四处照耀。
楚地的草木连绵如烟,江上的云彩也弥漫无边。
送你离去愁绪无穷,故乡的关隘仿佛在梦中。
游子们都返回北方,旅雁也告别了南方的国度。
枫树几次转为青绿,我这被放逐的臣子却无法归去。

注释

悠悠:形容遥远、漫长的样子。
路岐:岔路,比喻人生的抉择或困境。
东风:春风。
催节换:促使季节更替。
燄燄:形容光芒四射的样子。
春阳:春天的阳光。
楚草:指楚地的草木。
渐烟绵:逐渐蔓延如烟雾。
江云:江上的云。
芜漫:形容广大而杂乱。
送子:送你离开。
恨何穷:遗憾、愁苦无尽。
故关:故乡的关隘,代指故乡。
如梦中:好像在梦里,形容不真实。
游人:离乡背井的人。
尽还北:都回到北方的家乡。
旅雁:迁徙的大雁。
辞南国:告别南方。
枫树:秋天会变红的树。
几回青:几次由枯转青,暗示时间流逝。
逐臣:被贬谪的官员,这里作者自比。
归不得:不能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别离的情景,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怀念和不舍。诗人以悠悠的道路、频繁的别离作为开篇,接着是春天到来时节气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这些都是对比手法,用以凸显人间情感的脆弱和无常。

"楚草渐烟绵,江云亦芜漫"两句,通过对楚地草木与长江云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意境。这里的“烟绵”和“芜漫”都给人以细腻柔和之感,却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

"送子恨何穷,故关如梦中"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沉怀念。诗人将“故关”比作“梦中”,显然是在强调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恨何穷”则是对无法尽情表达的复杂情绪的一种无奈。

"游人尽还北,旅雁辞南国"两句,描写了季节更迭、行人归去的情景。“旅雁”在这里不仅是秋冬时节的象征,更寄寓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惆怅。

最后,“枫树几回青,逐臣归不得”两句,则是诗人借助自然界的循环变化来表达自己无法返回故土的无奈。这里的“逐臣”暗指诗人本人,而“归不得”的深层含义,是对个人命运和历史时节无力感的一种抒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对于流年易逝的哀愁,以及个人生命旅途中无法回归的宿命感。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晦日益州北池陪宴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

野闻歌管思,水静绮萝香。

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

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

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

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逸句

鳌头浪蹙掀天白,鲸目光烧半海红。

形式: 押[东]韵

汉宫词

寒烛照清夜,笙歌隔藓墙。

一从飞燕入,便不见君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江上晚泊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

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