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稚川移居图为友生朱仲矩题

典午三纲紊无纪,贼奴内向伯仁死。

辞徵尚蹈公以此,终托丹砂去朝市。

千年盛事传画史,野夫获睹朱氏邸。

壮肩糇粮幼琴几,杖悬药瓢风靡靡。

长襦老婢手执箠,躬驱其羊羊顾子。

两犍受牵头角颇,氂厖殿随亦忻喜。

公披仙经瞳炯水,琅琅馀音恍入耳。

后骖夫人谢钗饵,膝上髫婴玉雪美。

句漏尚远罗浮迩,若有函关气腾紫。

天丁山灵状僪佹,开凿空青洞扉启。

云霞输浆石供髓,二丽精华晨夜委。

金光秀发三花蕊,飘飘上升碧寥止。

同时许迈行加砥,一门翁孙良可儗,波散豆者颡遗泚。

嗟今凡民苦流徙,落木空村泪如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葛洪移居图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葛洪及其家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夫人、子女之间的温馨互动。通过“壮肩糇粮幼琴几”、“躬驱其羊羊顾子”等描述,生动地刻画出葛洪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与慈爱。

“句漏尚远罗浮迩,若有函关气腾紫”两句,不仅描绘了葛洪所处环境的自然美景,也暗含着对葛洪追求道家精神境界的赞美。而“天丁山灵状僪佹,开凿空青洞扉启”则进一步渲染了葛洪隐居生活的神秘与超脱。

最后,“金光秀发三花蕊,飘飘上升碧寥止”描绘了葛洪修炼成仙的过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全诗通过对葛洪及其家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品质的推崇。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嗟今凡民苦流徙,落木空村泪如洗”,反映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的关注和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整首诗在赞美古代隐士的同时,也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赵文敏公山水为董竹林山长题

何山弁山秀可掬,上若下若蘋苕绿。

翰林学士偶归来,亭倚鸥波送飞鹄。

鹄飞尽没沧茫境,衣上青天倒摇影。

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

冰盘瓜李进仲姬,生绡画就复题诗。

郑虔三绝世无有,于乎何幸再见至大三年时!

形式: 古风

谢中政院判买住昂霄枉过予龙江寓隐

三年江馆闭斜曛,一日星轺下紫氛。

老我已非佳子弟,壮公曾是故将军。

未央双阙云端见,长乐疏钟月下闻。

还语中原檿丝尽,六宫知爱石榴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吴照磨赴李司徒幕兼简张郎中

司徒分镇越王台,瓯婺山光入望来。

堂上修文间将略,幕中求旧得贤才。

鉴湖木落鱼梁见,紫塞风高雁路开。

莫禁白头狂贺老,酒船仍荡月明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陆宅之进士钱思复提学全希言学正

花开花落雪盈颅,三地相望一信无。

梁震不惭前进士,杜陵宁是老狂夫。

长淮浪接江逾阔,南极星联斗不孤。

想与穷经全学正,酒香邻社杖同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