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十一)常山道中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北边高地上很多人辛勤地踏水灌地,人们已经尝过了新收割的西水边上的早稻,隔着墙打来酒,炖上细鳞鱼。
忽然间下了一阵雨,使人感到凉爽,可是一会儿连一点云彩也没有了。卖瓜人已走过竹林旁的村庄。

注释

陇:高地。
踏水:用双脚踏动水车。
禾早:早熟的稻米。
尝新:指品尝新稻。
沽酒:买酒。
纤鳞:小鱼。
更无:绝无。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农村的夏日景象。"北陇田高踏水频"写农夫们在高地农田上频繁地灌溉,勤劳而忙碌。"西溪禾早已尝新"暗示稻谷已经成熟,人们开始品尝新收的谷物,充满了丰收的喜悦。"隔墙沽酒□纤鳞"一句,可能是在说农人买酒归来,准备享用劳动之余的片刻欢愉,酒中还可能伴有鱼肉,"纤鳞"指细小的鱼儿。

"忽有微凉何处雨",诗人捕捉到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些许清凉,可能是阵雨过后,空气清新。"更无留影霎时云",形容云彩飘过得快,没有留下痕迹,天空转瞬即逝的晴朗。最后"卖瓜声过竹边村",以卖瓜人的叫卖声穿过竹林,穿村而过,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江南农村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生活,体现了辛弃疾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田园诗意的向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四)漫兴作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

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

也曾头上带花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五)

妙手都无斧凿瘢。饱参佳处却成颦。

恰如春入浣花村。

笔墨今宵光有艳,管弦从此悄无言。

主人席次两眉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四)别杜叔高

这里裁诗话别离。那边应是望归期。

人言心急马行迟。

去雁无凭传锦字,春泥抵死污人衣。

海棠过了有荼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