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应龙失去思陵敕岳飞杀贼手诏

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

意非摸金手,必是探禊党。

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

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

知任观哲明,眷注加温奖。

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

君心在遗墨,一读自炳朗。

矫害證逆桧,淊天信欺罔。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

锢子秘密藏,何为世标榜。

天意流无方,假盗理可想。

留吝恐违天,水火事或倘。

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

使之一人传,所见目惟两。

盗去转相售,售售万目赏。

存未为子欣,失未为子惝。

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黄应龙失去思陵敕岳飞杀贼手诏》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感慨。诗中提到“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揭示了一件涉及皇家财富的盗窃案。诗人认为盗贼并非单纯为了财物,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如探春禊党的成员。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暗指这份重要的手诏,曾由宋室后裔思陵(可能指宋理宗陵寝)书写,岳飞接到命令去对付贼人。接下来,诗人通过“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君臣关系,以及岳飞的明智和皇帝的信任。

然而,“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暗示了岳飞因功高权重而招致嫉妒,最终导致悲剧。诗人强调这份遗墨的重要性,认为它能揭示真相,揭露秦桧等人的奸佞。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表达出对手诏失传的遗憾,认为若能流传,可以昭示冤情。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手诏被隐藏,其意义仍在,自然法则揭示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最后,诗人感慨“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暗示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手诏被盗反而让更多人关注,成为揭露不公的媒介。诗以“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收尾,表达了对黄应龙的安慰,以及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出深远的思考和情感。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观徐士亨所藏怀素自序真迹吴匏庵许摹寄速之

藏真傥荡人,草书如易耳。

羲献百世师,拟步争尺咫。

长驱并颠旭,所至非易矣。

笔势酒发之,将腕兵其指。

潜锋在浑沦,藏力于纤靡。

恍恍迟速间,神妙出生死。

心以禅观通,随物得书旨。

风云及虺蛇,信笔变不止。

一笔备一变,万变万象起。

固足称草圣,多括类书史。

史迁尝自序,此作良有以。

汗漫逾千言,灿烂连数纸。

初纸记子美,曾补龟玉毁。

山谷亦未见,曾遭穆父鄙。

后人况肉眼,狐鼠得疑似。

丧乱七百年,天岂慭遗此。

今日复何日,所遇亦天使。

未能寻文读,且以指画几。

叹羡及末卷,题识惊娓娓。

名衔十有六,尚漏薛刘米。

西台与祁国,绪论甫先启。

同叔相诺唯,公卷特许纪。

此辈推名流,逐逐到馀子。

非惟致赞颂,流传悉源委。

譬群介辅宾,传命以成礼。

譬徵十朋龟,信吉无馀拟。

季子肯拓致,我诗系其尾。

南州肯勒石,万本播不已。

不然此纸者,孤注安足倚。

形式: 古风

题林和靖手帖用东坡韵

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渌。

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

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

开缄见字即见翁,五百年来如转烛。

可怜人物两相求,落我掌中珠有足。

水边孤坟我曾拜,土冷烟荒骨难肉。

当时州吏岁劳问,于今祀典谁登录。

翁固不能知我悲,聊对湖山歌楚曲。

我歌湖山亦不知,惟有春鸠叫深竹。

归来把酒吊双缄,犹胜无钱对寒菊。

形式: 古风

速张友山题和靖二帖

老去知吟苦,新篇忍重烦。

搔头丝坠地,点笔雨临轩。

小简完双璧,长城重五言。

逋仙当不死,字字与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录余青阳廷心与郑山子美手札

国难仓惶细语笺,危城落日大江边。

干戈一胆公生死,涕泪千年尚简篇。

家里识绦如有妇,波心抱印若无渊。

烧香洗手重新录,飒觉英灵笔研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