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其十一)

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

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景岑所作的《偈》系列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教哲理。"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指出人们往往对事物的本质缺乏认识,却自以为了解。"金刚体"在这里象征着事物的本体或本质,而"缘生"则是佛教中关于万事万物皆由因缘聚合而生的观念。这一句对比强烈,揭示了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接着的两句"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十方真寂灭"指的是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真实状态都是空寂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然而,在这种普遍的寂灭之中,又存在着"谁在复谁行"的疑问,即在空寂之中,是否还存在某种行动或存在的实体?这实际上是在探讨在无常和空性的背景下,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佛教对于生命、存在和宇宙本质的思考,以及对世俗认知局限性的反思。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收录诗词(19)

景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其十二)

万法一如不用拣,一如谁拣谁不拣。

即今生死本菩提,三世如来同个眼。

形式: 偈颂 押[潸]韵

亡僧偈

目前无一法,当处亦无人。

荡荡金刚体,非妄亦非真。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其一)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

欲知是佛非身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其二)

明月分形处处新,白衣宁坠解空人。

谁言在俗解修道,金粟曾为长者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