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四十里头偶赋题郡驿

病躯羸马陟崔巍,扑面征尘抖擞开。

万古春愁借山隔,几番风信把花催。

染成湘泪笑邻竹,飘作寿妆嗟辱梅。

撚尽吟髭无奈困,亟呼茗碗胜村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病弱的身体骑着瘦马攀登险峻的山峰,迎面的征尘被风吹得飞扬起来。
千百年来的春愁如同被山峦阻隔,一次次的风信使花朵急切地绽放。
泪水染红了湘妃竹的笑容,又让寿桃般的梅花感叹自己的羞辱。
尽管捻尽胡须也无法摆脱困倦,还是赶紧呼唤茶碗,胜过乡村自酿的浊酒。

注释

病躯:形容身体虚弱。
羸马:瘦弱的马。
崔巍: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征尘:旅途中的灰尘。
春愁:对春天的忧思或感慨。
山隔:山川阻隔。
风信:指春风带来的消息,暗示季节变化。
湘泪:传说中湘妃的泪水,象征哀愁。
邻竹:附近的竹子。
寿妆:比喻长寿的象征。
辱梅:受侮辱的梅花。
吟髭:吟诗时捻动的胡须。
无奈:无法改变。
困:困倦。
茗碗:茶碗。
村醅:乡村自酿的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的所见所感。开篇“病躯羸马陟崔巍,扑面征尘抖擞开”两句,通过对比衰弱的身体和瘦弱的马,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劳顿与艰辛。接着,“万古春愁借山隔,几番风信把花催”两句,则是诗人借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无奈,以及春天的到来总是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下片“染成湘泪笑邻竹,飘作寿妆嗟辱梅”两句,通过将眼前的景物(邻竹)与远方的思念(湘水之泪)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寿妆”一词,又暗示了一种生离死别的哀愁。

末尾“撚尽吟髭无奈困,亟呼茗碗胜村醅”两句,则是诗人在旅途中以酒为伴,抒发了内心的无奈和对生活的一种解脱。这里的“撚尽吟髭”,不仅形容了诗人的长髯,也象征着他沉思和叹息的情状。而“亟呼茗碗胜村醅”,则是用酒来慰藉自己,忘却一时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愁思,以及对生活的一种无奈与释然。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其五)

伊昔先贤心,天下等忧乐。

时分蜀道弓,虑切汉关钥。

挥刃得屠牛,察脉宽扁鹊。

岷峨望不浅,持酒为君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其三)

求士近取材,论人远稽古。

郑公得杜陵,晋公有韩愈。

上思利社稷,下不愧宾主。

斯言宜服膺,馀子未足数。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其五)

未登紫薇垣,惭依红莲幕。

于巷为遇主,自牖常纳约。

我生类巢燕,君闻羡皋鹤。

听取舆人言,岷峨小难著。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其二)

勋业登天难,易者付嬉笑。

公驾鹍鹏风,来把鲸鳌钓。

自比小管乐,致主在周召。

此突岂待黔,早晚有明诏。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