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阁.阁中

记桃花时节,携登香阁。小婢呼茶出莲幕。

纵是愁难细说,说来防错。抵多少、眼酬眉酢。

生怕人疑,故向窗前倚着。早见桃花已零落。

妾命郎情,只恐似他都薄。便无语、临风萧索。

形式: 词牌: 凤凰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桃花盛开时节与心上人共登香阁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微妙的心理活动。诗中的女子与小婢一同准备茶饮,似乎在营造一种温馨而略带羞涩的氛围。她担心自己的情感难以言表,却又忍不住靠近窗户,仿佛在借风传情,表达内心的波动。

“记桃花时节,携登香阁。”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桃花盛开的季节,两人共同登上了香气四溢的小阁楼。这样的场景本身就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小婢呼茶出莲幕。” 这一句通过一个小婢的行动,进一步渲染了阁楼内的温馨与静谧,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份和谐所包围。

“纵是愁难细说,说来防错。” 这是女子内心的真实写照,她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生怕话语间有所差池,透露出对这段感情的小心翼翼与珍视。

“抵多少、眼酬眉酢。” 眼神交流与眉间的微表情,是无声的语言,传递着比言语更为深刻的情感。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两人之间微妙而又深情的互动。

“生怕人疑,故向窗前倚着。” 女子担心被他人误解,故意靠在窗边,既是为了保持距离,也是为了借窗外的景致掩饰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早见桃花已零落。” 桃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女子对这段短暂而美好的相聚的珍惜与感慨。

“妾命郎情,只恐似他都薄。” 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担忧,害怕这段情缘如同桃花般易逝,不够深厚。

“便无语、临风萧索。” 最后,面对风中的萧瑟,女子选择沉默,或许是在等待,或许是在思考,整个场景显得既凄美又充满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以及与心上人之间微妙而深情的互动,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韵味和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索镜

菱花怜我秋来瘦。故把清光都黝。

修书为问郎知否。照人青眼,有前无后。

花下常蓬首。陈官旧样鸳鸯纽。曾铺下、色空心咒。

鱼腹而今须再剖。临鸾一拂,烟鬟香溜。

风月才依旧。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看花回.索琴

桐尾鱼纹响欲仙。金线频添。

声声报入云空里,敢惊他、鸟醉花眠。

自从人去后,懒拨春纤。故嗔小婢太痴颠。

付与青烟。秦吏袋鱼须寄去,倩郎重整新弦。

归来相对好,一曲红盐。

形式: 词牌: 看花回

两同心.对饮

花覆犀帘,重来妆次。

不言中、觉有寒温,微笑处、知参悲喜。

谁忖得、无限思量,两人心事。徐设雕文小几。

青鬟列侍。漫猜枚、钩弋开拳,慵把酒、相如病肺。

到更深、月溜重门,又还归矣。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天仙子.为婢催妆

几度低眸灯下说。环儿欲试何须块。

一生辜负是今宵,将伊撇。嗔侬劣。

瘦尽休将珠泪竭。酥乳紧拴红耙袜。

衵衣松打鸳鸯结。料伊悲喜总销魂,难重忆。

难相决。明朝看你来时节。

形式: 词牌: 天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