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其二)

还此远游念,即事乃名山。

鱼泳深渊底,鸟飞霄汉间。

此理盈宇宙,万变心自閒。

登山索美玉,入海寻名珊。

自兹皆外求,我言然不然。

至宝本固有,何必徒往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其二)》。湛若水以“还此远游念,即事乃名山”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深思远游、探索名山大川的意境之中。接下来,“鱼泳深渊底,鸟飞霄汉间”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鱼儿在深海中自由游弋,鸟儿翱翔于云霄之上的画面,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广阔。

“此理盈宇宙,万变心自閒”则表达了宇宙万物变化无穷,但内心却能保持宁静与自在的道理。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追求美的过程,无论是登山寻找美玉,还是入海探寻名珊,都是对外界的探索与追求。“自兹皆外求,我言然不然”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暗示真正的美好与价值或许并不在于外界的寻找,而在于内心的发现与认知。

最后,“至宝本固有,何必徒往还”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宝藏和美好本就在心中,无需在外寻求。这不仅是对姜仁夫和董道卿的回应,也是对所有寻求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内心深处寻找自我价值和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湛若水对于人生、宇宙以及内在价值的独特见解,富有深意,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其三)

往还等妄虑,谁能不同天。

天枢寂不动,万事如云烟。

异哉狂驰子,乃欲出人寰。

垂涎探宝藏,脱迹蓬莱山。

耳能听丝竹,目能辨蚩妍。

天灵参我前,宇宙相周旋。

形式: 古风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其四)

周旋至南极,弭节金华天。

道逢同心子,班荆坐野烟。

凭高一舒啸,直欲小八寰。

八寰皆我闼,何处是故山。

霭霭晴岚翠,灼灼春花妍。

千秋风浴意,乐矣忘言旋。

形式: 古风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其一)

榜夫晨理棹,行人难久留。

悲管三四动,注目临溪楼。

昨为饮会地,一旦如三秋。

流光逝不停,一去永不收。

幽兰发汀渚,灵芝秀崇丘。

因风遗远馥,聊以消我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其二)

我忧难且陈,具陈忧愈长。

寸心托短札,道远不可将。

隆思盈怀闼,浩浩谁能量。

上士厌糠籺,狗马饫高粱。

芝兰翳草莽,荆杞生高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