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何氏五首(其五)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路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这里应该常常停留,相互陪伴能延续多年。
岁月蹉跎,容貌渐老,心中充满对宁静山林的向往。
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能得到微薄的俸禄,以便回到山中购买一小块田地。
这次游玩恐怕不能如愿,举杯之际内心迷茫。

注释

常宿:长久停留。
判年:延续多年。
蹉跎:光阴虚度,岁月流逝。
暮容色:衰老的容颜。
沾微禄:得到微薄的收入。
归山:回归山林。
薄田:少量土地。
斯游:这次游玩。
茫然:迷茫,不知所措。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不易实现的复杂情感。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这两句表明诗人到了某地后,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愿意长期停留,以至于可以预料这一年中的时光将如何流逝。"相留"一词传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依恋。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这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以及对美好山林溪水的深切向往。"蹉跎"形容日光渐晚,光线柔和,而"暮容色"则是自然界在傍晚时分所呈现出的迷人景色。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些自然美景的留恋。

"何路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获得一份微薄的福祉,以便能够归隐山林,并在那里购买一些不起眼的土地。这里的"何路"显示了一种寻找和探索的意味,而"沾微禄"则透露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最后两句流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斯游"指的是这次旅行或者是这种寻求归隐的心情,而"恐不遂"则表明诗人对自己愿望实现的担忧。"把酒"通常意味着独自饮酒,抒发愁绪,而"意茫然"则形容心境的迷茫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隐逸之情,展现了一个旅途中的思考者,他们在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重简王明府

甲子西南异,冬来只薄寒。

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乾。

行李须相问,穷愁岂有宽。

君听鸿雁响,恐致稻粱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重题

涕泗不能收,哭君余白头。

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浮。

江雨铭旌湿,湖风井径秋。

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重题郑氏东亭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