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秦公赠李次仲韵呈次仲三首(其二)

欲求玄牝蕴清华,莫放朝昏子午差。

收得五华滋湛露,自应双鹤下青霞。

颇闻北海终栖火,莫向东陵只种瓜。

它日黄庭留黍米,遨游海岳未须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想要探寻深奥的雌性能量蕴含智慧精华,切勿忽视早晚和昼夜的交替。
积累五彩精华滋养清澈露水,自然会有双鹤从青天落下。
听说北海有终年燃烧的火焰,不要只在东陵种瓜而忘了追求。
将来有一天能在黄庭留下修炼的痕迹,遨游天地之间,不必把家当作归宿。

注释

玄牝:指深奥的雌性能量,象征着宇宙的根源或生育力。
朝昏子午:指一天中的早晚和中午、夜晚,象征时间的流转。
五华:泛指各种美好的色彩或事物的精华。
湛露:清澈的露水,比喻修炼所得的精华。
北海:古代神话中的北方海域,象征远方或神秘之地。
东陵:古代地名,此处可能寓意世俗的追求。
黄庭:道家术语,指人体内的丹田,也指修炼的场所。
黍米:古代五谷之一,象征修炼的积累。
海岳:大海和山岳,象征广阔的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他以秦公赠李次仲的韵脚为依据,表达了对道家修炼和自然追求的意境。首句“欲求玄牝蕴清华”暗示寻求内在的神秘力量与外在的清净境界,"玄牝"象征着宇宙的根源或女性阴柔之气,"蕴清华"则意味着蕴含着高洁的智慧。接下来,“莫放朝昏子午差”强调修炼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忽视时间的流转。

第三句“收得五华滋湛露”描绘了修炼者吸收天地精华的过程,"五华"可能指五行之气,"湛露"则象征着滋养和纯净。第四句“自应双鹤下青霞”进一步描绘出修炼成功后的景象,如仙鹤降临,祥云缭绕,寓意超脱尘世。

第五、六句“颇闻北海终栖火,莫向东陵只种瓜”借典故表达深意,北海和东陵分别关联着仙人修炼和世俗务农,诗人劝诫不要过于执着于尘世之事,而应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它日黄庭留黍米,遨游海岳未须家”预示着修炼者有朝一日能达到黄庭(道家修炼的内丹)的境地,无需拘泥于物质之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历世间和仙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道家修炼的理念,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用秦公赠李次仲韵呈次仲三首(其一)

命本先须植日华,抽添气液了无差。

融融玛瑙升神室,曲曲琅玕焕綵霞。

枢辖工夫储太漠,至人妙理寓甘瓜。

阳源昭彻参同处,试与三家作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示诸子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

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

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

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休致后效乐天体

从来受性岂其天,遇物常随处处缘。

未病遽为辞职去,欲归亟引挂冠年。

冒寒须放寻梅步,更窘常留买药钱。

恩许天台遂幽筑,清风一棹送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会庆圣节

帝出乘时叶小春,中兴复古付曾孙。

奉亲圣德躬仁孝,御极天章廓晏温。

书轨自应归正统,蛮夷先已侍脩门。

凌虚志远吞寰宇,亿载端临四海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