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山苍翠满西楼,亶甲遗风古相州。
春晚落花经雨尽,夜来寒水绕堂流。
诏条静理无才术,衮职思归侍冕旒。
吟寄良交若为意,安眠不得似诸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开篇“远山苍翠满西楼”,景色宜人,山青水秀,但这并非主要之所在,而是设定了一种清幽的环境氛围。紧接着“亶甲遗风古相州”则是指诗人对历史的回忆与思考,亶甲是一种古代的兵器,这里象征着往昔的战乱和英雄事迹,而现在只剩下遗风流传于古老的城邑之中。
“春晚落花经雨尽”,则是季节的转换,春天即将过去,花瓣在细雨中纷纷扬扬,无不令人感怀。夜幕降临,“夜来寒水绕堂流”更显得一派清冷与宁静,水声伴随着夜晚的凉意,环绕在诗人的居所周围。
“诏条静理无才术”,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官场却感到束手缚脚,无从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接着“衮职思归侍冕旒”则是他对仕途的厌倦与对家庭温暖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繁琐的官职,回到家中侍奉父母。
最后两句“吟寄良交若为意,安眠不得似诸侯”,诗人通过吟咏古诗来寄托自己的心事,与知己交友之情深厚。然而即便是在这种宁静的夜晚,他也无法像那些不为世俗所累的人那样安然入睡。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透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逃避。
不详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丹阙年来奏贺频,金舆侍从望东巡。
越王江上重回首,严子台边再送春。
水国山川怡道性,花时琴酒悦吟神。
烟霞肯欲留君往,宰相方谋用故人。
桐江秋水锦鳞肥,闲钓烟波是见机。
野步共游芳草径,吟情对启白云扉。
醉来拾笔题红叶,睡觉凭栏望翠微。
官满替人如未到,蒹葭玉树且相依。
郡斋松盖翠斜攲,客至鸣琴汎酒卮。
江上正当摇落景,天涯空惜太平时。
寻残幽谷春难到,兰茂深林众岂知。
上国三千王百里,杨梅熟日是归期。
闲读铭词扫绿苔,溪边永日自徘徊。
白云遗迹今亲到,青史高名不可陪。
千古烟霞为己有,一竿风月避谁来。
松巅老鹤应相识,时唳和风下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