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逢庚则伏,狸奴昨外暍死。

遇明则苏,白牯今朝律活。全活全死,全死全活。

死活两忘,是个什么。到这里,也须是个汉始得。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死与存在之间的深刻哲理。诗人通过“逢庚则伏,狸奴昨外暍死”和“遇明则苏,白牯今朝律活”的对比,描绘了生命在特定条件下的生与死。其中,“逢庚则伏”暗示了自然规律对生命的制约,“狸奴外暍死”则是具体的生命消逝;而“遇明则苏”则象征着生命在特定条件下得以复苏,“白牯律活”是生命重新获得活力的体现。

接着,“全活全死,全死全活”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死的理解,强调了生命状态的相对性和多样性。生命既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完全恢复活力(全活),也可能在另一些情况下彻底终结(全死)。这种对生死的辩证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死活两忘,是个什么”,这一问句将读者引向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引导人们超越表面的生与死,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存在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最后,“到这里,也须是个汉始得”,则表达了只有具备某种智慧或境界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领悟这些深刻的道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探讨了生死、存在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宋代禅宗思想的某些特征,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木人施草,石女行筹。

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

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过现无三世,星霜有四明。

秋残心似口,冬至眼如眉。

了了何依住,新新孰变移。

岁寒同饮啄,冷暖自家知。

形式: 偈颂

偈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心心心,莫谩寻。道道道,已蹉过。不蹉过,是什么。

一机全,步步到。木马已追风,瞎驴倒推磨。

形式: 偈颂

临终前一日和云门曲

衲僧要唱云门曲,六六从来三十六。

曹源有个痴禅人,解道一生数不足。

数不足,不属金石与丝竹。

等闲一拍五音全,直道如弦已曲录。

从教岁去年来,依旧山青水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