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的是诗人晚年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开篇"老去筋骸转觉衰,閒忙犹复费支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态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不甘心中仍想做些事情的矛盾心理。
"傍山新接龟头屋,为菊重编麂眼篱"则是对居所环境的描绘,通过“龟头屋”和“麂眼篱”的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融入,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仕宦已忘如隔世,力田断不似逢时"表明诗人已经彻底放下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转而投身于田园生活,这种变化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从忙碌和追逐中解脱出来。
"北窗高卧美无价,山鸟竟知吾是谁"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满足。诗人在高卧的北窗下,感受到一种无价的美好,这种美好不仅是自然景观所带来的,也是心灵层面的平和与宁静。而“山鸟竟知吾是谁”则透露出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即便是山中的小鸟也似乎理解并认可诗人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归隐山林后的宁静与自得。这种宁静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和追求,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