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秀亭二首(其一)

天怜迟莫与清閒,閒上高山看远山。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

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

□□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方回的作品,属豪放派风格。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和超脱,以及对时间流逝、世态炎凉的感慨。

“天怜迟莫与清閒”中,“怜”字有怜悯之意,形容上天似乎在怜爱地延缓着时间,让人得以享受这份清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閒上高山看远山”则是诗人身处高山之巅,望眼欲穿地眺望远方山脉。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蕴含着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渴望和向往自由的心境。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则是说世间的种种滋味,犹如陈年老酒般变得淡而无味。诗人不再沉迷于名利场合,也不愿重蹈覆辙,陷入尘世的纷争中。

“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纷争和个人情感历练的深刻体会。万千争斗在尘世中上演,古老的怨恨与现代的忧虑交织在苍茫的人生旅途中。

“□□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则是诗人自比为诗叟,即诗人的代称。在这里,“诗叟”带有自谦之意,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诗艺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应输老树识苍颜”中,“老树”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智慧的沉淀,“识苍颜”则是说即使是古老的树木,也能识破世事的真相,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位词人的超然物外、达观人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十月六日小酌以自宝此身方有寿分韵得身字

一从鼙鼓沸烟尘,十士相逢八九贫。

梦境谁能为达者,醉乡犹幸属閒人。

剩留佳句传来世,谨护风寒养病身。

归去吾家有何物,岂无江水濯缁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用前韵赋夜坐

酒醒招得醉魂归,深护炉熏键夕扉。

渴舌恶甜勤漱茗,癯肩耐冻懒添衣。

颇闻空暗无星出,小待更深定雪飞。

一字不圆终不寐,癖诗如我自应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又次韵张御史鹏飞

休致衰年暗自惊,閒呼张丈唤殷兄。

马尘往往逢新贵,鸥梦依依忆旧盟。

洛社绘图惭九老,汉庭绵蕝付诸生。

绣衣御史烦推毂,我有蓑衣永不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又雨

霞红疑太早,果不是晴天。

市涨危侵户,村流喜入田。

昏昏邻寺鼓,滃滃晚厨烟。

明日应犹雨,宵甜一枕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