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砌缘寒渚,松蹊藉绿苔。
楼台隔林见,花木带云开。
溪旱常流水,峰青自隐雷。
月华几万顷,谁掉酒船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所作的《题尊教院》。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林景象。"竹砌缘寒渚"写出了翠竹围绕着清凉的水边,"松蹊藉绿苔"则展示了松树小径上覆盖着青苔的自然风貌。"楼台隔林见,花木带云开"通过楼阁隐现于林间,花木与云雾相映,展现出空间的层次感和动态之美。
"溪旱常流水"表现了溪流即使在干旱季节也依然流淌,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峰青自隐雷"则暗示了山峰高耸,即使雷声响起,也被其遮掩,增添了神秘的氛围。最后两句"月华几万顷,谁掉酒船来"以广阔的月光和想象中的酒船,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景,引人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尊教院周围的自然景色,寓含禅意,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不详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地占灵龟背,山横小屿头。
一桥云借路,双沼月分秋。
竹影摇虚室,松烟著晓楼。
残钟谁共听,空籁更飕飕。
由来去住不相关,赢得随缘到处閒。
笑出海云飞一锡,行分江月过千山。
微言定许谁人叩,胜事偏于俗士悭。
咫尺蒙堂隔霄壤,城东搔首只空还。
地吞越绝海分深,渺渺平流万马骎。
早晚渡江潮有信,往来鸥鸟客无心。
寒空倒影千山动,暖日澄波万籁沉。
安用鱼龙閒养鬣,平时春雨自成霖。
别移宝所出埃尘,无限金光欲照人。
斤斧不惊龙象伏,栋梁特地水云新。
千峰坐断人间路,一榻分来月里身。
更看须弥师子座,未饶摩诘妙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