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觐

清时际会此风云,谬列绯衣拜紫宸。

舆板祇须陈斧扆,刺名何敢达朝绅。

尧阶密迩天颜地,夏正先回斗柄春。

我记十年前事在,也叨供奉旧词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官员入宫朝见皇帝的场景,充满了对权力与仪式的敬畏之情。诗人以“清时际会此风云”开篇,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相融合,暗示了自己在清明之世有幸与风云人物共事的荣幸。接着,“谬列绯衣拜紫宸”一句,既表达了对朝廷礼制的敬畏,也暗含了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谦逊自知。

“舆板祇须陈斧扆,刺名何敢达朝绅。”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朝见过程中的庄重与规矩,通过“陈斧扆”和“刺名”这两个细节,展现了官员们在朝见时的严谨态度和对等级制度的遵守。同时,诗人也借由“何敢”二字,流露出对自身地位的谦卑与对权贵的敬畏。

“尧阶密迩天颜地,夏正先回斗柄春。”这两句则运用了古代帝王与天象的象征意义,将皇帝比作上古圣君,而自己的朝见则是与天象的和谐呼应,暗示了对皇权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秩序的认同。同时,斗柄回春的描述,也寓意着新一年的开始,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希望。

最后,“我记十年前事在,也叨供奉旧词臣。”诗人回忆起十年前的自己,作为朝廷的供奉词臣,如今再次入觐,感慨颇深。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体现了对当前职位的珍惜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入宫朝见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官场的礼仪规范、对皇权的敬畏以及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情感。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是明代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交织的生动体现。

收录诗词(2)

饶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辞阙

晓促行装别紫宸,北车南楫正纷纭。

趋朝籍向金闺辍,去国身随宦辙分。

千里有情还献曝,九霄无路可排云。

囊中带得名香在,一望长安一拜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苟夫人墓

胜代凌凌数尺坟,乡人过者亦知尊。

祭田喋喋多何在,塳户看看一尚存。

南海族惟吝展墓,西州甥不避由门。

可怜世事殊非古,独对青山望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谒陈白沙先生

二十馀龄入帝京,何人海内最知名。

三千首上追风雅,五百年来见老成。

岭海烟波生肺腑,关闽风月在窗棂。

自从别却金台后,夜夜天南看德星。

形式: 七言律诗

蓟门闻笛

冒寒重到蓟门游,羌笛呜呜起戍楼。

应有开元遗谱在,月中三弄小梁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